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藝」猶未盡 回味《藝霞年代》

01
《藝霞年代》是描寫紅極一時的「霞女」明星在沒落後重新走出低潮,再展雄風。《藝霞年代》/提供
【記者朱璟柔/台北報導】《藝霞年代》由薛常慧導演執片,應小小書房邀請於該書店放映。《藝霞年代》記錄了「藝霞歌舞劇團」的至始到終,它的潮起潮落與當代台灣歷史背景也脫不了關係。除此之外,為了拍攝到已經解散的藝霞歌舞團的現場表演畫面,導演薛常慧與團長蔡寶玉協調,重新聚集「霞女」,結合一批年輕新血,資深「霞女」帶領一群「新霞女」,間接促成藝霞歌舞劇重新在舞臺上演,重現過去風靡全台的舞台傳奇。雖然表演只有兩個小時,卻一圓「霞女」跟「霞迷」們的夢。

提到歌舞劇團,最為人知的大概是美國「紅磨坊」及日本「寶塚」,而台灣也曾因「藝霞歌舞劇團」而紅極一時,被譽為台灣寶塚的歌舞團,成立於一九五九年,直到一九八五年正式解散,是台灣歌舞戲劇史上,經營最久且規模最大的歌舞劇團。由於團長王振玉及指導老師王月霞驟逝,加上當時大型電影院紛紛轉型,「藝霞」迫於無奈結束營運。

導演薛常慧說:「藝霞的崛起、興盛、結束,都是照著台灣歷史在走。」藝霞歌舞團橫跨六○年代到八○年代,恰好是台灣在政治、社會、經濟與娛樂產業劇烈變遷的時刻,因此藝霞的歷史也就是一部六○到八○年台灣的見證。薛常慧表示,在影片中也納入時代背景的鋪陳,例如禁歌、蔣中正總統逝世對娛樂產業的打擊,加深觀眾印象。

薛常慧表示,和藝霞結緣是因為就讀戲劇研究所朋友的論文當中,提到台灣過去歌舞劇團的生態。她發現藝霞歌舞劇團應當是個有潛力也待開發的題目,因此就開始以「影像考古」的心態進行研究。「不挖則已,一挖就發現一個影像界的『十三行遺址』就在眼前!」

拍攝過程並不順利,由於許多藝霞的影片已經流失,大多又資料毀損,工作團隊在重建、數位化影片的過程上吃足了苦頭。他們和國家電影資料館合作,薛常慧說:「我們將訪談研究過程中所蒐集到的各種資料加以數位化,同步進行數位典藏工作,這是和一般紀錄片拍攝相當不同的地方。」她希望能讓這些資料可以呈現在大眾面前,並可以快速選擇所需要的資料,「對於影像工作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薛常慧在拍攝《藝霞年代》時,不只想說歷史故事,更希望能夠重現「藝霞」。「一開始只是想要有真實歌舞場面,沒想到與團長蔡寶玉誤打誤撞重現了舞作。」藝霞當初因為商業機密理由,早期不留下任何錄影紀錄,因此在舞作重現過程中,只能借重「霞女」們的記憶,重新將已經散佚的經典復原。

薛常慧說:「對我來說,數位典藏是以數位工具進行有意義的數位影像保存,並且訴說一個個歷史故事的過程」。就一個影像工作者的專業來說,薛常慧認為對於各種影像儲存媒材,應當要盡可能的保存原件,畢竟數位訊號尚未超過百年。「如果我們丟失了原件,不只是丟棄歷史,也可能失去了聯結未來技術與過去影像的鑰匙。」


《藝霞年代》簡介。朱璟柔/製作


延伸閱讀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