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雨撲滿 存下珍貴的水資源

【記者吳岱穎/台北報導】台灣年雨量非常豐沛,但雨水除了下在山區得以被水庫保存之外,絕大部分都流入大海難以利用。基於這個理由,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建立一座「迷你水庫」,充分的保存及利用雨水資源。


師大環教所的水循環系統。吳岱穎/製作

不同於一般屋簷浪板在雨天就像瀑布一樣,「我們的屋簷下雨的時候不會一直滴水下來,有一條溝可以接住雨水,再順著管線流到雨撲滿裡」環教所永續校園小組成員鄭毓君說。雨撲滿是一個大型的水罐,雨水流入後可以被保存、利用。而頂樓木質的地板下方更是一個大型的存水空間,頂樓雨撲滿灌溉植物多餘的水就流入地板下方保存。

1479211d82ea79
行政大樓外的雨水回收塔一景。圖片引自師大永續俱樂部網站


環教所所在的行政大樓外,可以看到一座大型的雨水回收塔,其實就是很多個雨撲滿的集合體,就像一座小水庫。被保存的雨水主要用於沖馬桶,根據資料顯示,沖一次馬桶將用掉八公升的水,每個人平均一天約沖掉五十六公升。而雨水回收就可以彌補這方面的水資源。

除了水循環系統之外,頂樓的乾濕分離廁所也是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具有「循環」概念的設施。不同於一般我們所知的乾濕分離浴室,而是「馬桶本身」就是乾濕分離。

乾濕分離的蹲式馬桶,大小便是有前後之分的,小號尿在馬桶前半部,而大號則會通到下層充滿木屑的發酵槽中。上完大號後,按下馬桶旁按鈕不是自動沖水,而是下層的發酵槽內機器爪會自動攪拌,讓木屑及排泄物均勻分布,最後會成為堆肥使用。鄭毓君說:「所以使用的時候對準很重要,但以後習慣就好。」而男生用的小便斗則採用奈米磁磚,不用充水、刷洗,省下許多清洗的水資源。

從廁所排出的生活汙水、雨量太大溢出的雨水,都會匯流進一樓的生態池中,利用池水的自然機制讓水質淨化。鄭毓君指出,生態池分成三部分,第一池前方的石頭可以初步過濾、沉澱汙水,並減緩流速,讓水生植物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吸附有機物質。而第二池則是讓池水可以大量曬到陽光,讓水質淨化。第三池底故意不加裝不透水設備,讓已經變乾淨的水可以流入地底,完成一個完整的水循環。

因為池水須要透過陽光曝曬,所以浮萍的清理很重要,永續校園小組成員約一個月會清理一次生態池。清潔的工作很辛苦,除了打撈落葉、浮萍之外,石頭上的青苔、雜質都需要刷洗。永續校園小組生態池召集人鐘采芳表示,暑假人手嚴重不足,加上夏季常常有大雨,很擔心難以好好維護這片濕地。「但就是興趣吧!想多認識這個地方」鐘采芳說,這就是他們用心愛護這個園地的原動力。




延伸閱讀

節水不費事-DIY水撲滿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