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八日為世界海洋日,荒野保護協會提倡透過543原則,實現餐桌上的海洋守護行動。鄧家齊/攝影【記者鄧家齊/台北報導】每年的六月八日,聯合國定為世界海洋日,荒野保護協會推出永續海鮮五四三原則,讓家庭主婦也可以簡單進行的餐桌海洋守護行動。 海洋科技博物館博士陳麗淑回憶以往的墾丁,她念書時與教授一起去墾丁潛水,當時很興奮,因為沒有看過這樣多的魚,結果教授搖搖頭,跟她指出數十年前的魚類更 多,當時她不相信,以為是教授緬懷從前的日子。現在也帶著學生去潛水,因為明白工業的發展和過渡捕魚,終於明白教授說的,魚越來越少了。海洋科技博物館陳麗淑博士指出,2050年90%的魚都面臨資源崩潰的狀況。荒野保護協會/提供陳麗淑說:「在二O五O年,全球有百分之九十的魚種都面臨資源崩潰的狀況。」她是根據Worm博士等在二OO六年在《科學雜誌》上的報告所說的。她指出台灣的民眾普遍不知道海鮮文化的問題,像屏東縣東港鎮的鮪魚季、花蓮縣的曼波魚季,今年的東港鎮的黑鮪魚創下歷年來漁獲量最低的紀錄。國際的漁業捕獲使魚類數量下降,大賣場大量進口海鮮,更讓台灣成為國際漁業資源衰退的間接幫兇。她認為,應該選擇對的海鮮,讓大家一起守護海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