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社區紀錄片 體驗本土台灣味

【記者賴安娣/新竹報導】「影像中的人物、社區與歷史記憶-台灣社區紀錄片觀摩專題」是由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與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合作舉辦的,此次播映的紀錄片包括了《百年如一日》和《龍潭第一街》,主要目的在於分享各社區獨特的人文資產,並且探討各社區面臨的課題。

《百年如一日》以新竹北門街的百年老店—杏春藥行為主題,記錄其經營的方式和在當地的重要性。導演張玉美說當初會選這題材,是因為北門街早期在新竹發展的很繁榮,具有相當的意義,所以她才想要拍一家店,是直到現在都能讓大家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傳承。「其實中藥行在北門大街不只一家,但是會選擇杏春藥行,是因為它用最傳統的方式經營。」

張玉美說,這家百年老店很有名,但是很多文字記者都採訪不到老闆溫瑞坤。「當初跟老闆溫先生談了以後,就很確定要拍他。但是他很反對,說他不要名和利,因此不需要被拍成紀錄片。」因為溫瑞坤的堅持,一開始拍片是困難重重,「他不讓我們採訪和拍照,更不要說是攝影了。直到後來天天到店裡,朝夕相處後,他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接受。」她笑著說,這短短二十分鐘的紀錄片,可是花了她近十個月的時間拍攝
八十八歲的溫瑞坤個性溫和、保守,從二十歲起就幫忙爸爸溫金河經營中藥店,數十年過去,從無怨言。他對於藥材的篩選非常嚴格,堅持自己洗、曬和切,過期的絕不繼續存放販賣,他說:「這是良心事業,何況人命關天,豈可隨便?」。
透過這部紀錄片,能夠了解到從前新竹人的生活習慣。張玉美提到早期在北門街一帶,民眾生病沒有能力找醫生看病時,是把命交給神的,他們會到廟裡擲筊、抽藥籤,但廟裡的藥籤只有號碼,並不附上處方,人們只好到老藥店去求處方,故中藥店與人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她希望透過此紀錄片,讓不只是住在新竹的民眾也能夠去思考本土傳統產業的傳承。

紀錄片《龍潭第一街》是由三位導演徐菊英、黃世杰和吳仕芸合作拍攝的,全片皆使用客語,主題以桃園龍潭鄉的三坑為主題,介紹其客家文化和傳達當地的觀光產業。因為三坑離石門水庫很近,為一水源地,故政府成立了水源保護區,之後的四十年房屋都是禁建樓層的,從片中可看到當地幾乎都是平房,而後又因為人口外移,曾經繁榮一時的三坑漸漸沒落。
片中主角管媽媽是一位傳統農村中的家庭主婦,年輕時嫁到三坑,便和婆婆學做客家米食,以此維生。導演黃世杰說:「我在她身上看到的客家精神是從一而終,不管生活再怎麼辛苦,她還是跟著先生一起默默的努力,沒有抱怨。」

談到拍片的動機,黃世杰坦承道:「當初接觸到三坑這個地方,老實說是一點感情都沒有,因為這不是我生長的故鄉。」但由於好朋友徐菊英的姐姐選上村長,欲推廣當地觀光產業,在協助她時便因緣際會的踏上拍片之途了。

三坑的桐花祭於二○○七年開始舉辦,當初遊客少得可憐。黃世杰說:「一台四十人的遊覽車,報名的只有兩個人,我覺得非常悽慘。心裡想說這麼好的地方,又有那麼優美的環境,為什麼沒人要來?」直到開始協助了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以後,她看到了成效的顯現。「現在回去,看到了非常多的遊客,我非常高興,覺得這個計畫是成功了,現在連身邊的朋友們都知道龍潭的三坑是一個可以悠閒騎單車,還有好吃菜包的地方。」

徐菊英則是希望透過影片的部分,將傳統的農村型態轉變為以觀光產業為主的農村,讓桃園的人民知道,不要單單只知道做水源保護和禁建,要去為活在村莊裡的人和現階段當地的發展著想,去思考其可能和未來性,不要只是默默的讓村莊凋零、沒落。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