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鄧桂芬/高雄報導】陳登科是魯凱族人,在那瑪夏民族村民族國小擔任教導主任,在去年八月成為了莫拉克風災的受災戶之一。儘管自己也承受失去家園的心痛,但也不忘為受驚的學童做相當的心理輔導。
高雄縣那瑪夏民族村在莫拉克風災期間受損嚴重,土石流發生的時候,民族村人多數已經跑到民族平台(民族村地名之一),但卻因對外通訊中斷,靠著大家輪流發簡訊來傳收訊息。當時陳登科與三名友人在山上避難,對村裡的實際的狀況也不清楚,但一回到家中見到災情的慘況,也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那瑪夏民族、民權、民生三村人在莫拉克風災後大多被安置在旗山,民族國小也因受創嚴重,第一時間遷移至旗山國小復校,借了八間教室做臨時的行政與教學區,讓學童能繼續上學。
「孩子這麼小,一下子家被埋掉了,一起上課的同學死了,怎麼可能不會恐懼?」許多學童在災後上課精神無法集中,於是教育局與多個財團法人、基金會到校給予學童適當的心理重建與諮商。「很感謝台南大學的教學團隊,災後的前兩個星期因為有了他們的協助,孩子的情緒穩定多了。」不過陳登科表示,縱使校方做了那麼多努力,家長對孩子的關懷與輔導才更是重要。
以前學校還在山上的時候,部落對文化的傳承推展就已經很吃力了。因為使用主流語言,生活也跟以前有很大的差異,加上很少家庭有決心教育孩子族群文化和語言,所以孩子會講母語的很少。而災後又必須到主流社會去,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更難擁有傳承的理想環境。
民族國小的校長在災後曾向全校表示:「學校要跟著部落走。」如果到了山下,並不單單只有一個民族,而是多元族群。陳主任十分支持校長的說法,並認為不管民族國小的未來在哪裡復校,原民文化如何保留、傳承也是需要被關注的工作。
陳登科感嘆,要把學校找回來還有一個條件──道路,道路對村民來說最重要了,但在五月二十三日的兩百多公厘的雨量就讓本來可以回部落的路沒了,所以地方政府對疏濬的工作要再加強,幫那瑪夏找回回家的路。
延伸閱讀
523豪雨後災情彙整
528後梅雨災情彙整
高雄縣民族國小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