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陳浩為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的舊書 文化之夜主講人。陳中勳/攝影 |
提及逛舊書店的興趣,陳浩一開始便說:「如果它變成你生活裡面的一部分就上癮了。」近來著手新媒體研究的他回憶,十五年前從文字媒體轉換跑道至電子媒體之後,對舊書店的依戀越來越深,「電子媒體十分淺薄」,陳浩解釋,原本節目規劃是往深度探索,最後卻變成金錢思維,為了避免內容持續被掏空,於是保持針對某一主題大量閱讀的習慣。
二○○九年因應韓良露策劃的《陳映真影像紀錄片》之訪問邀請,陳浩從誠品書店搬了一整套陳映真作品集慢慢閱讀,卻產生了兩種時光的相互交錯:一種是年輕時在台大書攤閱讀陳映真的新鮮刺激;另一種是於當下的字裡行間與陳映真的重新辯論,陳浩說,某個作家在某一時期的作品以現今的角度看來是舊書,期間自己改變但作品依然不變,因此重讀過後還能產生不一樣的趣味。
舊香居以專門的文史書籍為主,亦包含豐富 的藝術史文獻。陳中勳/攝影 |
如今在iPad平版電腦、Kindle電子書逐漸侵略書市,紙本書越來越不堪負荷的年代,估計將有近三分之二的書會裝入電子介面的系統,不過陳浩和一些出版家皆認為,電子書擅長以影像的解說引人入勝,但是無法取代描寫感覺、歷史情境以及人文深度的文學作品,未來書籍的裝幀、字體、紙質將是亟須講究的學問,成為舊書店得以維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人舊了就會讀舊書。」傅月庵幽默的說,譬如第一次碰面和人對話一兩句,就可以知道此人值不值得深交,年輕時對各類知識充滿好奇,等到閱歷豐富後會發現其實真正值得讀的書並不多。
「書是一座橋樑,或者一個缺口,它通向世界;另外書是扇門,一扇可以鎖起來的門,是可以隔開世界的。」韓良露分享閱讀經驗,認為書永遠是走向世界與逃離世界的憑藉,當想要邁入世界時,隨時可以擁有書本進行出走,但是從世界逃離,則是用一本一本的書築起來的象徵性城堡,把自己的小宇宙給封存起來。
陳浩總結自己的舊書閱讀,認為他已經很少為了書裡面的知識而讀書,「大部分為了這個人而讀」,當認識了一位朋友,由作品進入內心世界發現他的另外一面,往往便覺得生趣盎然,這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的道理所在。
台北師大商圈的舊香居書店目前由第二代女老闆吳雅慧經營,書店以專門的文史書籍為特色,也包含豐富的藝術史料文獻和絕版書籍。五月底配合南村落之「獨立書店文化節」展開一系列講座活動,邀請領域涵蓋詩人作家、藏書票玩家及舊書愛好者。
延伸閱讀
南村落網站
舊香居部落格
陳浩的Facebook
獨立書店生活節活動頁
2010台北文化護照起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