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5日 星期三

原住民兒童之家 給孩子健全空間

【記者王春雅/生命力報導】從剛開始不知道該如何尋求協助,到有許多媒體相繼報導,熱心的社會大眾不斷給予幫助後,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兒童之家的狀況日趨改善。現在院內兒童人數由二十多位增加為四十八位。

原住民兒童之家成立於民國七十九年,是由基督教會林國樑牧師所創辦的,他原先是在韓國學習神學和哲學。在十二年前的冬天,他從韓國回到秀林鄉探望親戚時,在路上看見一個原住民小孩,身上只穿著一件輕薄的衣服,並且赤裸著雙腳,在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他起了惻隱之心,買了塊麵包給孩子吃,心痛的看著這孩子狼吞虎嚥的吃著,好像是餓了好幾天都沒吃飯。隨後他就跟著這孩子回家,原來那孩子家中只有年邁且半身不遂的老祖母,連自己都無法照顧,更不用說照顧這個小孫子了。

在那遭遇後,他發現,花蓮縣秀林鄉的原住民部落,因地處太魯閣附近,位置偏僻,地質上不易種植農作物,所以生活困苦,並且有許多孩子是在父母離異後遭到丟棄,或是父母雙亡後無依無靠,他們因為年紀幼小而在經濟上無法獨立生存。

在經過了十二年的經營,現在院內所照顧的兒童,並不一定是原住民。他們年齡最小的有三歲,最大有十五歲,大多數的孩童都是來自花蓮縣政府社會局的個案,並在社工和心理諮商師的協助下,幫助他們在身心方面健全成長,等到學齡階段協助求學,鼓勵他們學習一技之長,希望能獨立生存。

為了照顧這些原住民兒童,林國樑說:「我可以說是一邊養孩子,一邊蓋房子,再一邊賣地。」他最初為了院內經費賣了二十多甲的土地維持生計,但仍不堪負荷,就在快要撐不住的時候,有媒體報導他們的困境,引發了許多社會善心人士的回應,大家愛心不落人後捐出物資,解決了原住民兒童之家原先的困境。

然而在媒體報導下,卻也出現了有心人士,假藉原住民兒童之家的名義對外募款。為了杜絕此現象,原住民兒童之家發行了「感恩路」月刊,主要刊登每月院內的捐款收入和支出項目,以公開的方式讓社會大眾知道資金來源和用處,並將月刊寄給曾經捐獻給他們和到過院內關心他們的人。也發行「真心路」月刊,刊登一些感人的故事和院內兒童的真心話,希望能告訴大家孩子的想法和成果。

院長林國樑表示,很感謝社會大眾伸出援手,但不斷賣地或接受社會的幫助,並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早在二年前原住民兒童之家就申請政府立案。

在初步的審核時,政府認為其申請資格不符,原因是地目需改為特定事業用地;也因為遇到颱風時,院內常會有淹水和漏水的狀況發生,孩子容易發生危險,需要重新建蓋房舍。

現階段的問題是,建蓋三層樓高的房舍,需要一千三百萬元,目前還缺少一百萬元。對於預定在明年二月完工的房舍,在原住民兒童之家工作有三年之久的義工杜珍惜表示,希望能趕緊湊齊資金,促使政府立案,才能解決原住民兒童之家根本的問題,讓他們幫助更多孤苦無依的孩子。


延伸閱讀

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