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3日 星期四

性別教育 學問大不同

【記者游皓雲/生命力報導】「有一次,班上一個同學,把自己發現自己好像有同性戀傾向的感覺,寫在週記上,結果平常改同學週記,都會很認真、寫很多評語或建議給學生的老師,那一次只草草寫了兩行評語,而且這位同學當週的週記得分,也從九十幾分突然變成七十幾分。」一位同志諮詢熱線的高中義工說。

他說,「從那次之後,那位同學再也沒有跟老師提有關同志性向的事了,後來同學們之間遇到這些問題時都是互相討論,即使有什麼困難,也不會想要去請教老師或向師長請求協助。」

日前在羅東高中所舉辦的「認識同性戀─教師研習營」中,羅東高中輔導室的胡敏華老師談到,要怎麼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在感情上遇到問題、尤其是同志傾向方面的問題時,學生會想要主動地告訴老師,讓老師可以給予同學適當的協助。胡敏華說,老師們要取得學生的信任,不是嘴巴說說就可以的,也不是自己去跟學生大聲疾呼「我很開放、很能接受同性戀的,同學們有問題可以來找老師談。」老師們應該要了解,在每個環境裡,都可能有同志或非同志這兩種角色存在,身為教育工作者,老師們必須先試著去認同同志,認同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團體,把這些觀念傳遞出去,在各個隨機的時機中釋放自己對各個族群的善意,時間久了之後,學生自然會有感覺,哪些老師是可以接受這方面議題的,哪些老師是他們可以分享心事、尋求協助的對象。

胡敏華指出,老師們在輔導學生或和學生做個別諮商時,不必過度把性傾向當成生活中唯一困擾的來源,同志的性傾向,並不跟這個人生活上隨時隨地所遇到的所有困難有關,除非這位同志學生所遇到的問題,確實是因為他的同志身分而引起的,才需要往性傾向的方面去思考、討論及解決問題。

教師同盟的阿寶老師指出,其實現在在校園裡,老師們幾乎很少有機會可以主動去發現到同志的學生,並且給予幫助。而且就算學校想要創造一個同志學生可以尋求資源和幫助的管道,難道要在輔導室裡專門設一個同志輔導部門嗎?這樣的做法似乎也不太適當。

胡敏華表示,其實現在在校園裡,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實是性別特質上的問題,像是女生行為舉止像男生,或是男生表現像個女生,這些是比較容易被同儕之間發現或議論紛紛的,她認為,在學校教育裡,將正確的兩性觀念教導給下一代,也是相當值得正式的課題。

胡敏華說,同志與非同志之間,或甚至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界線,其實不是刻意去劃分的,而是互動之後才會顯現出來的,所以,如何在互動的過程中,使得這條線不變成一個兩者之間歧見的來源,而是成為一個讓雙方都可以去看到對方的精采的一面的導引,也是很重要的。


延伸閱讀

同志諮詢熱線

同性戀不是病 不須矯正或治療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