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6日 星期四

復興採茶大戲 榮興不遺餘力

【記者林佳緯/生命力報導】台灣音樂客家採茶戲的網站顯示,台灣現有客家劇團主要分布於客家族群集中的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分別有中壢的全興社歌劇團、德泰歌劇團、黃秀滿歌劇團、新月娥歌劇團、勝拱樂歌劇團、平鎮的正新興歌劇團、竹北的新永光一團、新永光二團、新竹的居順歌劇團、秀美樂歌劇團、龍鳳園歌劇團、苗栗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美蓮歌劇團。

這麼多客家劇團中,唯獨榮興客家採茶樂團的劇團團名裡多了「採茶」二字,據榮興客家採茶樂團團長鄭榮興表示,目前只有他們繼續堅持依照傳統客家採茶大戲的形式演出,保有原有的風貌,其他的劇團都已變成「採茶歌仔戲」了。鄭榮興表示,研究客家表演藝術多年後,深深認為傳統客家採茶戲比起改良後的採茶歌仔戲,不論唱腔或是音樂皆更為豐富,有感客家採茶劇的變質,故將劇團重新改組,成立專業的採茶劇團,積極地創作新戲、作巡迴表演,發揚傳統客家劇場文化。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原名「苗栗慶美園採茶劇團」,成立於五O年代,屬於本省傳統的客家採茶戲劇團。六O年代,由於電影、電視興起,再加上台灣社會轉型,採茶劇逐漸沒落。所幸,一九八七年,鄭榮興先生應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之邀,在台北夏季露天藝術季,集合了原團團員,將傳統客家採茶戲呈現給年輕的朋友,受到熱烈的響應,因此重新改組,進而演出一場場精采的採茶大戲。

鄭榮興表示,客家採茶戲從清末民初一直到民國五十年左右,因為社會型態的改變,由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演變到採茶大戲。從民國五十年以後,也因為社會的轉型,傳統戲曲逐漸沒落。直到民國七十年,國家開始重視並提倡傳統戲曲,客家採茶戲因而慢慢復甦。然而,為了要讓現代觀眾接受,採茶戲必須有所調整,不得不從野台進入劇院、劇場。不只在表演上要有劇場的觀念,在音樂上也得增加其豐富性,從很簡單的伴奏樂器,到需要大型的樂隊伴奏;而唱腔的內容更要更多的曲調配合。他說:「採茶戲最大的轉變是在整個表演的結構上需要有編、導以及有導演的制度,使整個演出能夠搬上國家的舞台,如此的表演形式才會被社會大眾肯定、接受。」

客家採茶大戲的基本曲調是山歌,客家人以種植茶業為生,男女村民種茶時,常常以山歌對唱的方式彼此答應,互訴傾慕,所以客家人以山歌或採茶歌泛指他們的民歌。客家傳統的三角採茶戲是由大陸傳到台灣,演員二到三人,分飾六個角色;張三郎、林桃花、林金花、撐船郎、酒大姐、算命先生,以張三郎賣茶的故事為主軸,利用輕鬆逗趣的歌舞演出,曲調豐富而獲「九腔十八調」之稱。每個角色服裝都是固定的,「丑」戴瓜皮帽,雙手各拿扇子與傘,「旦」則拿手絹,而近年來順應社會潮流,有時也會改以時裝表演。

換型之後的客家大戲,則由台灣本土客家人發展而成,演員較多,一齣戲至少需要八位以上的演員,角色當然也不只六個。表演形式類似傳統中國京戲,戲碼通常改編京劇及亂彈戲,表演藝人也會自行創作。曲調大致則以山歌仔及平板為主,小調為輔,同時穿插京劇及亂彈或歌仔戲的曲調。服飾以古裝為主,丑角有時穿著會較逗趣,頭戴鴨舌帽,以時裝上台。會比傳統採茶戲用上更多種的胡琴配合,甚至穿插國樂。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江政榮先生說:「榮興的團員是現今客家劇場文化裡少數的專業人士,榮興對傳統客家戲劇的執著與認真,早已建立相當的知名度,常會被政府或民間團體邀請演出,我們堅持保有傳統採茶戲的風格,就是不想看到如此兼具韻味和樂趣的客家文化消失。」

六十幾歲的鄭來福爺爺說:「每次去看戲,三十歲以下的觀眾寥寥可數。只有幾個,大部份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家。我們這些老人層觀眾,一方面是因為鄉愁,懷念小時候和父母親一起在廟口欣賞,一方面也是因為真的喜愛客家採茶戲,喜歡歌謠中散發的客家人情。」他表示,年輕一代的,自孩童時代都守在電視螢幕前,根本沒有和客家大戲接觸的機會,又怎麼可能對客家大戲產生興趣呢?孩子們受整個台灣大環境的影響,根本體會不出那客家大戲慢吞吞進行的韻味。

客家歌謠屬於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誠如鄭來福爺爺所說:「我們必須重建本土文化根基,讓年輕一輩打從心底去認同自己的根,進而發揚屬於自己的文化,不讓它們輕易地消逝在時間的巨流中。」若任由如此具本土性的台灣音樂,消失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潮流中,不僅造成他們的損失,也會留下難以挽回的缺憾。


延伸閱讀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台灣音樂客家採茶戲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