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3日 星期四

南仁山研究 找尋台灣的熱帶雨林

【記者葉亭均/生命力報導】數十位台大植物系和校外的師生,夏季頂著炙熱烈陽、耐著冬季的酷寒勁風,蠻荒探勘、重裝開路,在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南仁山進行森林生態系的長期研究。這是台灣第一個大面積的長期生態研究樣區。十一年來,各領域學者陸續加入,一樣樣研究成果逐漸展現,慢慢瞭解這亞熱帶森林的所蘊含的豐富知識。

和台灣同緯度的國家,幾乎多屬於沙漠氣候。但位於溫帶和熱帶交接處的台灣,卻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擁有豐富生物種類的亞熱帶雨林。在全球生態研究的範疇中,溫帶區因為物種單純,研究比較容易,所以近年來世界植物生態研究重點開始轉向熱帶雨林。但是溫帶和熱帶交接處的植物生態研究資料一直都不太足夠,雖然日本人早在日據時代就開始進行台灣的植物生態研究,不過因政治因素,沒有再繼續下去。

十一年前,在柏克萊攻讀博士的孫義方,為了做論文,開始想在台灣建立大面積永久樣區。他找到台大植物系的老師謝長富合作,尋找樣區。剛好那時也得到墾丁國家公園的大力支持,選定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的南仁山自然保護區內,萬里得山東側,被稱為欖仁溪樣區,一塊台灣僅存的低海拔原始森林,建立台灣第一個大面積的長期生態研究樣區。

長期生態永久樣區成立的第一步就是進行林木的基本調查,了解當地的植物資源。參與研究的台大植物系助教范素瑋說,他們一組三個人,四組同時進行,一個月也只能量完十萬棵樹木,「還有人壓力太大,半夜起床大喊樹的名字呢!」

他們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帶領著大學生做研究,每天至少要走三公里以上的路程,才能抵達樣區。范素瑋說,例如有些人為了研究植物對抗勁風所適應出來的生長策略,清晨三點就開始啟程,冒著強勁的東北季風,背著七、八十公斤測量光合作用的儀器走到樣區,趁五點天亮的那一刻,開始進行二十四小時的植物光合作用紀錄。還有研究是以計算落葉多寡,來推論估算森林的生產力,他們至少要做一年八個月以上的落葉蒐集,落葉蒐集回來,還要烘乾、分類、秤重,經過繁複的資料整理手續,才能構成一篇論文。

「每次碰到下雨就很慘,除了泥濘的山路難行之外,還怕紙濕掉無法紀錄,所以傘都不是給人撐的,而是拿給紀錄紙撐的!」范素瑋接著說,南仁山是個大蛇窟,每到下雨,蛇都會跑到大馬路上,「像我那年做研究的時候,龜殼花兩度要入侵我們的住處,還有一個研究生被咬到腳踝,幸好咬得不深,趕快送醫急救,嚇死我了!」

「其實我們做這些研究,都盡量以觀察的角度來進行,但還是避免不了干擾。」范素瑋曾經問自己說,今天為了研究這麼做,闖進一個自然的空間,到底是為了什麼?是干擾者?還是建設者?「譬如一個學妹的實驗是要以砍樹的方式來進行,砍了很多樹,她的心情也很不好,不過我們既然要砍掉它,就要讓它的犧牲有代價。」范素瑋說,既然他們被賦予了研究自然環境的使命,就要有責任把成果呈現給大眾,瞭解之後、才能欣賞它,也才知道怎麼愛它,讓大家也能愛惜這塊土地。

一九九四年謝長富老師又在南仁山溪谷設立另一個位處於海拔較低的「南仁山溪谷樣區」,發現此處的林像具有熱帶雨林的雛型,雖然不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卻可能勉強稱得上。「譬如一棵白榕,盤根錯節,氣根粗得跟樹幹一樣,一大叢生長,分不清哪一棵才是主幹。因此你可以從一棵樹幹爬上去,沿著橫幹爬,再從另一根樹幹爬下來!」范素瑋說,這樣層次分明的森林,物種比溫帶地區的森林來更多采多姿,豐富的物種和熱帶雨林非常相似。

范素瑋說,南仁山長期生態研究十一年來共孕育了一位生態學博士、二十一位植物學相關碩士,三十餘篇中英文植物生態學研究報告。而南仁山有許多很特別的特有植物種類,是別的地方都看不到的,因此他們的調查研究可作為將來研究台灣植物起源、島嶼生態和台灣植物演化行為的基礎資料。另外,南仁山的亞熱帶植物研究目前亦和國外的植物研究整合,納入長期的生態研究,提供全球氣候變遷及生態環境影響的寶貴資料。

至於南仁山生態研究未來的方向,帶領南仁山研究群的台大植物系教授謝長富說,這個研究計畫仍會執行下去,且需要更精密的設備來做細部研究以及重複調查的工作。「就拿之前棲蘭檜木公園的樹木砍伐問題來說,因為沒有研究的基本資料,大家只能各站各的立場說話,無法取得共識。我們作研究,對台灣整個森林瞭解,有了背景基礎資料,碰到問題才能從根本解決。」

目前正在南仁山生態樣區進行生物氣候研究的台大植物所研究生陳振銘說,之前台灣的生態研究都是一個點一個點的做,現在擴大成整個樣本區,做基礎調查,之後的人再根據前人的資料作深入研究,觀察長期變化,才能看到真實現象和預測未來。「這樣的研究工作雖然比較累,但樂趣是可以到處跑喔!」陳振銘說。助教范素瑋則認為,投注在這些生態研究工作的人,對於這片土地都很深的情感和熱愛,「很少人會這麼做,因為真的很辛苦!」她說,當他們做了這些研究,了解植物適應環境和保留區塊的基本需求,人類才能利用旁邊的土地,又不破壞自然環境,既能維持生活,也做到保育,達成人和環境共存的平衡狀態。


延伸閱讀

塔山自然實驗室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