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6日 星期四

聖保祿醫院 「復興」山地醫療

【記者黃雅暖/生命力報導】一提到桃園縣復興鄉,很多人聯想到的是風光明媚、群山環繞,到了六、七月,還有結實累累,汁多味美的水蜜桃。但你可曾想到,如此美麗的山水,卻已經阻礙了復興鄉內的醫療服務長達數十年。

在十幾年前,位於桃園市的聖保祿醫院,開始注意到復興鄉內落後的醫療服務,於是醫院內的修女和神父積極著手推動鄉內的山地醫療。正式成立是在民國八十一年位於後山的第一個醫療站-「三民醫療站」。負責山地醫療的醫務專科助理陳明君說:「距離現在剛好是十年的時間,其實十年算是短的了。」她說,儘管如此,對於復興鄉的居民而言,較晚開始總比什麼都沒有還好。

陳明君說,復興鄉內的居民幾乎全是泰雅族人,而且因為年輕人都已經外移就業的緣故,因此九成以上是老弱婦孺。她說,復興鄉大致可分成前山和後山,前山距離大溪鎮等地較近,交通也比較便利,因此醫療服務基本上是不虞匱乏。但是從前山到後山卻得翻山越嶺,至少要花費一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她說,在還沒有山地醫療以前,後山的居民如果有重大疾病或需急救時,在經過兩三個小時的顛簸到達山下的醫院時,通常病情都已不太樂觀且有加重之虞。

現在後山的醫療是以設於華陵教會的華陵醫療站為中心,這也是後山唯一的醫療站,陳明君說,雖然只有一個醫療站,但他們採取的是「流動診所」的定點巡迴形式,也就是會到各個地點,像是活動中心、雜貨店、派出所和教會等,每站約停留一至兩個小時,巡迴的時間會公佈在教會等地或是經由廣播車廣播。而醫療站的看診時間則好比是便利商店,全天二十四小時皆可求診,但求診人數最多的時候卻是集中在山地醫療特別提供的早上六點的「特早診」和晚上六點半到九點半的「夜診」。她說,原住民通常一大早就得出門工作或照顧果園,既然是山地醫療,就得配合他們的作息。

根據陳明君的統計,一般山上居民所患的疾病多是感冒、發燒、吃壞肚子等小病,另外像是皮膚炎、痛風等也十分常見。會罹患皮膚炎其實是與原住民的衛生習慣不好有關,她說:「有的原住民只在自己的果園附近隨便搭個棚子,就當作是房子在住,這樣當然容易生病。」而痛風則是跟原住民的飲食習慣有關,像是酗酒等。

但她也說:「原住民有一個最大的特性,那就是『忍』,很多人都已經是忍到不能再忍了,像是發燒好幾天了,才會上門求醫。」她表示,這是因為他們早期醫療和交通不發達,不可能因為一個小病就跑到山下就診,但小病累積久了,很自然就成大病了。因此,原住民的「慢性病」才是令人最憂心的地方。現在在山地醫療站服務的護士李曉芬也說:「原住民的想法比較單純,他們都得要讓病痛拖到急性才來看醫生。」

由於原住民長期待在山上,就醫機會不多,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參與健保,一旦到山下就醫,就得支付較多的費用。但陳明君說,他們的山地醫療其實有點像是義診,只收取少數的費用,就如同她所說的:「錢只是意思一下而已。有的小病甚至是不用付費的。」除了像是抽血或X光等檢查或是重大疾病如肺炎、心臟病、高血壓等需下山治療,無法在山上進行外,其他輕微的疾病,都可在醫療站內看診醫治。

為了擴大醫療資源或人力,聖保祿醫院今年開始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一起從事山地服務。但在幾乎全是原住民的復興鄉服務,語言問題成了一大關鍵,因為當地是以泰雅族語為主,所以診所內醫生或護士與病人間的溝通就變得十分的重要。原本在長庚醫院工作,後來轉至山地服務的護士陳惠如說,當時護理長知道她是復興鄉內的泰雅族人,就希望以她的母語為優先,她也說:「在山上服務最大的不同,就是病人不多,但與病人間的互動倒是增加不少。」

山地醫療除了推動醫療工作外,也著重於推行衛生教育,陳明君說,通常是在教會舉行,主要是教導居民像是心肺復甦術、或是毒蛇咬傷的急救等。


延伸閱讀

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