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13日 星期三

葛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

【生命力記者/陳家珍報導】葛瑪蘭是一支在一千五百年前就生活在蘭陽平原上的平埔族群,也是在台灣平埔十族裡,唯一保留完整語言和文化的族群。歷史的流轉,讓葛瑪蘭族歷經了顛沛流離;漢族文化的強力入侵和強勢政權的統治也讓葛瑪蘭族在歷史上相形失色。

《葛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是張振岳實地探訪散落在宜蘭、花蓮、台東等地格瑪蘭的族人所寫作出來的一本書,分為五個部份,包括歷史篇、信仰篇、禮俗篇、人物篇和生活篇。在歷史篇中,張振岳對葛瑪蘭族的歷史做了一個概括的介紹。在信仰篇中,主要是由BATOHOGAN(漢語譯為巴扥赫幹),也就是葛瑪蘭人的一種儀式,來談他們的宗教信仰。禮俗篇則是談葛瑪蘭人的治療儀禮、祖靈信仰和祭海儀式。人物篇則是介紹葛瑪蘭族中較有特色的人物,如巫師、勇者等。生活篇主要介紹葛瑪蘭人的手工織布法、魚舟和造船術。

在《葛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信仰篇中,張振岳是這樣介紹Batohogan的,「Batohogan是葛瑪蘭族在眾多紛雜的靈魂信仰中,用來界定人與靈的一道儀式,族人相信人在死亡後,其魂魄不會馬上成為有靈的魂,必須透過Batohogan的執行,亡者之魂才能正式成為靈魂而且成為保護族人之善靈。」張振岳清楚明白的敘述,讓讀者能輕而易舉的了解有關葛瑪蘭族的文化。

張振岳,一九六二年生於花蓮縣富里鄉,父母親為新竹縣北埔鎮世居的客家人,世代務農,家族在一九四七年遷居後山花蓮。一九八一年省立花蓮高工畢業後就入伍當兵,一九八九年開始學習攝影,自設暗房從事報導攝影,紀錄後山地區的外省老兵生活,拍攝了一百多捲黑白底片,前後約兩年時間。至今尚未發表。一九八九年開始思索後山族群問題,並參加台原出版社所辦第一屆文化營,在東部進行平埔族之田野調查。現在受富里鄉公所委託,主持《富里鄉誌》之文字撰寫工作。

葛瑪蘭的特殊祭儀與生活是一九九八年一月由常民文化所出版。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