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13日 星期三

繼欣師父  入世助大眾

【生命力記者/敦展毓報導】「在半年多的電話諮商經驗中,我發現佛法與心理學竟然可以有如此大的連結。而在與尋求協助的眾生談話的同時,也讓我在出家修行時,仍然能瞭解社會的脈動以及眾生所面臨的問題。」從今年三月開始擔任觀音線電話協談志工的繼欣師父說。

繼欣師父原本在聖嚴法師創辦的中華佛學研究所上課,透過學長的介紹,她與觀音線協會有了接觸。而在去年四月,觀音線協會招募電話協談志工,並且開設心理輔導的課程,繼欣師父就在多位學長的鼓勵之下,加入觀音線志工,踏上了心理諮商的路程。

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志工訓練,從今年三月開始,繼欣師父終於取得上線工作的機會。繼欣師父表示,對她而言,這是一個很新鮮有趣的工作經驗,因為已經身為一位出家的師父,卻又必須與尋求幫助的眾生做互動,有時甚至必須投入自己的感情,才能獲得對方的回應,這種感覺真的很特別。

在輔導的過程中,繼欣師父發現,佛學中有許多法理和心理學有交集與連結的地方。例如佛法中說,要由自己的感受來覺察情緒,並且發覺其內在的想法,這些觀點就與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架構有所交集。繼欣師父認為,對一個出家的師父而言,在觀音線擔任電話志工,採用心理學的觀點可能要比佛學的觀點要來得恰當,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佛法中所說的觀念。 

而在上線工作半年多下來,繼欣師父也體會到當一個心理輔導員的辛苦。最讓她印象深刻的個案就是,有一位患有憂鬱症的病人,連續打四次的電話來尋求幫助,而且每次都是在師父認為已經輔導成功後,該名病人又重複相同的問題來尋求協助。繼欣師父認為,可能是因為自己輔導的經驗並不豐富,以至於誤認已經幫助個案解決困擾,而實際情形卻並非如此。繼欣師父也認為,因為自己才剛上線,經驗比較不夠也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

雖然身為出家師父,不過在參與電話協談工作時,繼欣師父還是希望能不受佛法的羈絆,反而是將心理學與佛學中相關的部份做整合,成為自己在輔導過程中的另一種思考方式。繼欣師父也表示,擔任觀音線電話協談的志工,除了能讓她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以外,也讓她在修行時有更多深刻的體認。她說:「雖然我是個出世的出家眾,但是經由觀音線的電話,讓我能以入世的方法,帶給眾生更多的幫助。」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