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20日 星期三

服務智障兒 康志偉忠於自己

【生命力記者/秦綾謙報導】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老師這個工作多半和女性劃上等號。相對於男老師,女老師則多是耐心、愛心的同義詞。

初次見到豐年國小啟智班導師康志偉,驚桀不馴的外表、活撥開朗的談吐,就像個大孩子一樣,實在很難將他和需要超高耐心技巧的啟智班導師聯想在一起。

康志偉畢業於輔仁大學食品營養學系,在大學時代就因為興趣而參加了校內服務性社團同舟社,同時也參與許多服務性質、輔導性質的相關活動。畢業後,他在社會上工作了兩年,最後還是選擇自己的興趣。於是,康志偉放棄原本的工作,投身教育界,先在台東師範學院修得一般教育學分;進入學校後,擔任過六年級導師及輔導組長。在任教的第二年,康志偉有感於自身學識不足,先後在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及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研習特殊教育課程及啟智師訓班,期望自己對需要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小朋友,例如智能不足、患有自閉症及過動傾向,能有更多幫助。

現在,在和另一位老師的搭配下,康志偉的班上共有七位小朋友,兩位老師共同負責這些小朋友的教育訓練課程。這七個小朋友,每位的智能情況都不同,有重度智能不足、輕度智能不足,以及自閉症、過動傾向等。雖然他們狀況不一,但在細心照顧訓練下,每位孩子有明顯的進步。

康志偉說:「很多有開設啟智班的學校,總是把這樣的孩子與外界隔離,說是為了安全上的考量怕孩子們受傷;很多父母也都是如此,不敢把孩子帶出來接觸外面的世界,害怕外人異樣的眼光。其實這些觀念未必是正確的,事實上,讓這些孩子去感覺、發現這個世界,對他們才有正面的發展。」

所以,康志偉設計教材,將所謂的結構性教學和情境式教學結合在一起;也就是將教室裡的上課內容融入日常生活環境中。康志偉及其他老師常常帶著小朋友從事一些簡單的戶外教學活動,不只是狹隘的帶小朋友出外遠足踏青,而是帶這些小朋友取體驗一些真實的生活情境,例如上館子吃飯、逛服飾店等,讓這些小朋友能夠真正去認識他們所生存的世界。

康志偉為豐年國小接受特殊教育的小孩子成立一個小型劇團,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站在舞臺上表演。除了一些財團法人所贊助的殘障團體之外,康志偉所成立的劇團是現今唯一在國小啟智班內所設立的劇團。這個劇團已連續兩年參加新莊文藝季的公演活動,並得到各界不少的支持與迴響。

康志偉說,成立這個劇團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讓社會知道,即使身心有障礙的孩子,在愛的呵護教育下,也能站在舞臺上,和大家接觸,成為一顆顆閃亮的星星。當然,更重要的就是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所學習、有所啟發,得到快樂。所以,每一個表演、每一段節目,都沒有艱深的對白,讓孩子們像是在遊戲玩樂一樣,自然流露,真情演出。同時,藉著這個劇團,更聯繫起家長、老師及孩子這三方的橋樑;使老師與家長的關係更密切,並讓家長去感受那種看見自己寶貝進步與成長的喜悅、驕傲。

回想過去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及擔任啟智班導師七年下來,康志偉說:「很感激家長的信任與配合,將孩子交給我們,還肯天天跟著老師、陪著孩子們一起上課,減輕了我們許多教學上的困難。另外,家長還把老師的教學方式帶回家中,配合老師繼續啟發孩子的發展,讓學生們進步的更快,也是非常令我感激與感謝的。」康志偉又說,經過這幾年的體會,在他心中,家長、小朋友都像是一尊佛,有值的他學習、反省的地方。

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師,必須花比其他老師更多的心與力。在康志偉的身上,更是如此。

本篇文章轉載自新莊報導第152期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