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宜蘭梅花社區 老社區新氣象

【生命力記者/林建男報導】梅花湖是宜蘭八景之一,而在梅花湖的周圍,圍繞著大陴、茅埔城、下湖三座聚落,所屬的行政單位是得安村,也就是梅花社區的基地。

梅花社區的成立是從舊部落延續而來。得安村村長謝啟禎說「因為居民都是老厝邊」大家都認識,彼此間有個照應,從村頭到村尾都熟透透了,經營起來自然有力,不會像都市型社區般沒有向心力。

在梅花社區,還有保存用茅草蓋的房子,而且還會辦營隊來教導大家蓋茅仔厝的方法。蓋茅仔厝的方法是先將樟樹固定支撐好,當作柱子,再用竹子和菅芒草的莖為在四周,當作牆壁,再將大約一尺長的一捆捆的茅草,鋪在房子上面,當作屋頂,這樣的屋頂不會漏水,因為茅草捆得密密的,一層層的,雨水就沿著屋簷滴落。一進門的右手邊是臥房,左邊是廚房,正廳前面是祭神的地方,後面是另一間臥房,這就是茅仔厝。

這裡的居民以農業為主,五十年前還可以看到茅草蓋的房子,到了三十年前左右,所有的茅仔厝都被水泥屋取代了,而原本種植茅草的田,不是改建其他的作物,就是任其荒蕪。最近幾年,梅花社區引進在日本很流行的槌球運動,並且在石板屋前荒蕪的空地上蓋了槌球場,每年都會舉辦槌球比賽,謝啟禎說「還得過冠軍喔!」。

值得一提的是梅花社區活動中心的三樓展示館,這裡保有以前農業生活的日常用品,從製作糕餅的模子到古老的竹床都完整的收藏在這裡。梅花社區能保有這些古物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為發展不起來。因為在得安村和羅東鎮之間,隔著一座公墓,謝啟禎說「自然在剛發展的時候,不會先考慮到我們得安村。」就因為得安村和外界的溝通不易,使得年輕人往外流動,村裡的人口變少了,謝啟禎說「開大路,可以讓人口回流」。最近鄉公所有意將得安村的土地重新規劃,引起了地方居民很大的反彈,因為規劃好的道路會經過一些居民的房子或是土地,居民必須遷移房子或是接受土地縮減的事實。謝啟禎說「當初沒考慮到我們,現在說要蓋馬路就蓋馬路!」其實地方居民不是不願意配合政府的措施,而是事先溝通沒做好。

得安村的長輩們群集在村裡唯一的一家餐廳中,閒聊著德安村的過去,談到以前的鄰居,聊到以前種的作物,從茅草到稻米,還有種著其他的水果。聊著聊著,舉起酒杯談未來,大家都笑了,因為槌球運動,讓得安村重新找到了活力。茅草屋孤獨的立在荒地上,何時能替它找到一個伴?我想也不用找了,因為有它熟悉的朋友在它的身邊打槌球。

採訪後記

這次拜訪梅花社區,要先謝謝生命力記者莊曉琪的父親,還要謝謝得安村村長謝啟禎先生,因為在梅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不在的時候,幫我介紹了梅花社區的近況,另外,他教我如何去蓋「茅仔厝」,還幫我介紹陰石和陽石,這兩樣都是從宜蘭上游的廣新溪搬來的。還要感謝得安村前任村長、鄰長和現任的鄰長,因為他們也幫我介紹了梅花湖和附近的一些環境。

從台北出發時,心中只有想著如何融入地方,也就是怎麼樣讓自己成為當地的一份子,尤其是我們這群如過客般的記者,更加的會對自己的定位感到迷惘,好在得安村的前輩們很照顧我,讓我可以盡情的採訪。也終於,我的新聞稿中,出現了有故事畫面的敘述。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