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10日 星期四

蔡美娟 我的抗癌歲月

【記者陳曉菁/生命力報導】就醫學上的機率來說,一個人要得到兩種以上的原發性癌症機率相當的小,但是本書的作者蔡美娟就是這樣的癌症病患,婚前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切除了右邊的乳房。不久,又發現卵巢有腫瘤,不得不切除右邊的卵巢,只剩四分之一的左卵巢,留為日後生育之用。兩年後,又發現令一種原發性的癌症----甲狀腺癌。之後,癌症轉移到肺部,腦部。今年三月,蔡女士自知時日不久,每日清晨奮起寫作,完成了她的遺作<我的抗癌歲月>。

在作者四十年的歲月中,有十二年的歲月在與癌症病魔對抗,從本書中,我們除了可以看見蔡女士十二年的抗癌病史外,更可以看出台灣的醫療生態問題,實習醫生把病人當練習工具,醫生想找病人當實驗對象,例如在一次手術中,為了取出裝置在體內的注射器,兩名實習醫生開著振耳的音樂,心不在焉的替她進行手術,試了許久還是無法取出體內的注射器,後來手術醫生才接手替她完成手術,最後竟發現根本沒替她上麻藥。


另外書中也揭露赴大陸就醫遭航空公司的刁難,過境香港時,航空公司以無醫生證明,怕她意外在飛機上死亡為由,不准她轉機,讓她獨自一人坐著輪椅在櫃檯前苦苦等候,她因體力透支昏睡了過去,醒過來時才有位好心的工作人員幫她上了飛機。而在大陸就醫時還必須忍受大陸對台胞種種不合理的剝削制度。一個百病纏身的病患,除了要承受身體內在的痛苦外,還必須去對抗外在體制的迫害與人情的冷暖,儘管如此,蔡美娟還是展現了高度的勇氣與生命力。抗癌十二年中,蔡美娟並沒有終止對社會的關懷,她更與友人籌組婦女救援協會,幫助雛妓、受虐婦女、慰安婦等弱勢的婦女。

作者在書中提到,在幾度瀕臨死亡的時候,都是靠著自己的意志力,堅信著幾種活下去的理由---期待兒女長大、回報家人的支持、感念那些比她更難受的人,而當被醫生宣告只剩幾個月的生命時,也曾勇敢的對醫生說:「你不是上帝,豈能斷言我生命的長短!」這樣的信心療法都在僅要的關頭,發揮了力量。

本書就像劉大任先生所寫的序中提到的:「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抗癌的紀錄,不僅是鼓癌症病人積極奮鬥的進行曲,它還應該是每個人面對自己僅有的一生的一本重要參考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