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曾宜臻 用音樂彩繪視障人生

【生命力記者/江祥得報導】每個禮拜六,曾宜臻總是會出現在中山北路的雙連教會,與所有愛好胡琴的視障或明眼朋友,分享他近二十年來練琴的心得。「牡羊座的我,個性可是很搞怪的喔!」沒有一般人對視障者灰色的印象,曾宜臻以琴聲來彩繪他的音樂生涯。

曾宜臻,二十九歲,嘉義人。小學到高中都在台中啟明學校度過,大學畢業於文化音樂系國樂組。目前除了在台北市音樂文教基金會開設的音樂課程中指導胡琴之外,也在台北市雨農國小、台中啟明學校和中央研究院等單位任教。

「我是從十歲開始學胡琴的。當時啟明學校都會替住校學生安排晚自習,因為不喜歡唸書,只好選擇參加社團,所以剛加入國樂社時,根本沒想過要把胡琴學好,還曾經練琴練到睡著呢。而真正開始想要有所進步,是因為在五、六年級時遇到一位在社團兼課指導胡琴的吳老師,他算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而接下來在台中啟明的幾年,和在文化大學的學習過程,曾宜臻也都有遇到幫助他進步的老師。

由於視力不佳,曾宜臻在學琴的過程中所遭受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讀樂譜和指法的學習。曾宜臻說,他通常會先請別人唸譜,他再將其背下來,然後反復的練習,一方面加強印像,一方面修正背譜時發生的錯誤‧在指法的學習方面,曾宜臻相當依賴老師以手帶手來指導,「所以說,指導視障者學習音樂的老師,他們的愛心和耐心都是超人的。」

曾宜臻的教學生涯開始於大學剛畢業時。那時,他任教於一家私人開設的音樂教室,薪水只能勉強餬口。但在那一段時間他也發現,指導學生,最重要的是去瞭解學生的心理,因為在他的經驗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會很明顯的影響他的心理狀態,而心理狀態也正是一個學生能否有所進步的重要關鍵。

談到對視障者和明眼人教學方式之間的差異,曾宜臻說,對於明眼的學生,他會在正常的教學之外要求學生多看、多聽一些音樂資料,藉此來幫助進步。而在視障者方面,因為他們看的視覺能力太弱,所以一些較為抽象的音樂技巧,比如說手指按胡琴的絃時所要保持的距離,他都要花更多的時間講解,並且不斷地以手帶手,用觸覺的方式來教學。

對於現今的視障音樂教育環境,曾宜臻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出在一般人總是將視障者視為特殊的一群,不是太過小看他們,就是給予過多的同情。「常會聽到有些老師在指導視障者,總是抱持著慢慢教,教會就好的態度,事實上,在指導視障者時,也要給予他們壓力,如此一來,他們的學習效率才會被激發出來。」而在視障師資的聘用方面,曾宜臻說,最重要的是學校是否有給予視障者肯定,在他的經驗中,只要視障者有發揮的機會,他們做的並不會比明眼的老師差。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