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7日 星期四

弘愛 自閉症兒童的牽引者

【記者廖宜晉/生命力報導由社會局委託、隸屬於自閉症基金會的弘愛自閉症中心,是全國極少數專門、長期辦理自閉症學齡前兒童入學準備的公辦民營單位。為期兩年的教導,目的就是在於讓孩童們能適應團體生活,並作訓練生活能力的早療後期工作。

弘愛中心是以團體方式為主,也尊重個別差異,讓孩童們能專注地主動學習,注意周圍的環境,知道哪些是和他有關。中心負責人陳美吟主任表示,從小就要訓練孩子們的生活技能,像是搭車、買東西等小小的動作,不然到長大了反成他人的負擔。再舉例,如果小朋友想吃點心時,要求他們能舉手提出,目的在讓他們能主動地、清楚地說明需求。

「和這群特殊的孩子相處,感到自在愉快,他們不拐彎抹角,是最天真的一群人。」陳主任說,要和他們建立關係是最困難的,有時回饋又少,但這對自己是種學習。「最大的體驗就是更有寬容心,待人的彈性更大,懂得放大別人的優點,自己也成長了。」

陳主任還表示,教育單位不應只埋首教育診斷,而是要知道孩童的需求,以及如何解決相關問題。在家長方面則無須盲目地醫療shopping,或只是關心成果易見的認知部分,反造成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壓力。其實多體驗生活、快樂成長,是他們比一般正常小孩子更需要的,而這也是弘愛中心在課程安排上的基本精神與目的。

在這裡服務的陳慧娟老師表示,對於孩子們選擇性的專心,在和他們說話時候要能放慢速度、距離靠近些,使他們能清楚接受到訊息指令;同時態度和答案要肯定,他們是不能接受模稜兩可的訊息。

陳老師也說,「這些孩子確實需要幫助,他們很真誠也很可愛的。」說到這裡,突然碰的一聲,一位自閉症小朋友又在試探性地故意將茶壺打翻,不過並沒有招來一頓叫罵毒打或任何處罰,反倒是要求他必須要參與善後的工作,並且要讓他懂得轉移注意力。

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的認識不夠,政府和相關基金會要能擔起宣導工作。社會只要有健康的心態去認識,肯給自閉症者一個機會,並適時地拉他們一把,他們是可以做得精采的。

談到目前困境,弘愛中心除了有各社福機構普遍的財源問題外,場地太小、志工不足亦需面對。目前仍就讀大學的長期志工陳同學表示,擔任志工讓她不僅更了解自閉症兒童的心理,也習得和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溝通,在心態上有相當的收穫與轉變,是成長的一部分。她自己常幫弘愛中心尋找志工,也希望大眾都能加入志工的行列。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