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8日 星期二

善牧耕耘五寒暑 建構不中斷學習路

【記者陳彥儒/生命力報導「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本著這樣基本精神,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不停照顧許多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們。其中原名多元性發展班的「台北善牧學園」,更已默默走向第五年。

善牧基金會一向以「復原力」的理念,來幫助青少年、受虐婦女、兒童的心裡重建,復原力指的是兩種能力,一是抗拒的能力,二是積極建設的能力。善牧學園也以這個基本概念,為失學青少年設計一系列幫助他們返回校園的課程,主要分成三個階段,適應期、發展期和回歸準備期。

第一階段適應期,主要是協助成員建立較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所以這階段沒有像學校裡面的制式課程,課程內容以類似社團活動形式設計,如:學習如何作泡沫紅茶、攝影、插花等。期望用輕鬆的方式,引發成員學習興趣及開拓更廣的視野,也期望藉由這樣輕鬆的課程,建立和成員間良好的互動關係。

第二階段發展期,這一時期,藉由多元智慧的課程設計,幫助成員發現自己至少一種領堿的專長或天賦,並在團體生活中學習與人互動。這樣過程是很重要的,可以幫助成員在學習中產生興趣,並找到持續努力的動力;相反,如果成員沒有在這過程中找到興趣或成就感,很可能又會回到漫遊街頭,甚至是放棄學業的生活。多元智慧是指以語文、邏輯-數學、視覺-空間、音樂、肢體-動覺、人際和內省智慧,為基礎的理念。

最後一個階段回歸準備期,課程設計以回歸主流為基本原則,分兩個方向來進行,一是以國一、國二為主的成員的升學組,除了延續上階段的多元智慧課程,也加強了課業輔導的部份,讓成員不會因進度落後,影響日後復學的情況;另一個方向是以國三想就業成員為主的就職組,課程內容較不一樣的是多了技藝訓練和職業訓練等。

除了三階段基本課程,善牧學園還會舉辦營隊活動,來加強成員對團體的向心力、正向與人互動的能力、學習對規則的遵守,和培養正向的社會行為。像八十九年五月在三峽舉辦的好釣手訓練營,和六月在拉拉山的山野之旅,都是屬於這類的活動。  善牧學園的社工員陳依潔說,目前善牧學園有和每一個非營利組織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經費、場地、人力的缺乏。

善牧學園經費主要來源,是靠募款所來,近年來天災人禍加上經濟不景氣,使得他們募款工作跟著吃力,經費不足自然就影響場地和人力資源的取得。外界常以商業成本效益觀念來評判善牧的經營成果,使得善牧經營上更加困難。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