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6日 星期三

原舞者 舞出十年一片天

【記者林海/生命力報導成立屆滿十年,原舞者舞團最近重新整編一九九二年演出的卑南族年祭樂舞,並且以「再懷念‧年祭」來作為原舞者成立十週年的紀念性大作。曾經被紐約時報舞評比喻為:「古老福爾摩沙之儀式,帶來旋轉與掌聲之舞」的原舞者,在歷經十年的成長之後,推出「再懷念‧年祭」,來作為對原住民母體文化的再靠近。

「再懷念‧年祭」主要以卑南族南王部落的樂舞為呈現重點。從卑南族最核心的祭典之一少年「猴祭」展開序幕,揭示卑南族少年進入成年之前的陶成訓練,然後族中長老將藍布圍在青年的腰上,象徵著青年已經長大成年,可以貢獻一己之力。接著便是成年的人們出門覓食、打獵的經過,族中婦女並在成年人們凱旋歸來時,表演出慶祝、歡迎的舞蹈。同時也將南王部落最盛大的大獵祭、收獲祭以及婦女節慶日等做串連的演出。而經過重新整編的新舞作,更突顯了卑南族的人文特色 。

原舞者自一九九一年成立至今正好十個年頭,在這一大段時間裡,原舞者在台灣北、中、南奔波演出數百場,並獲選為最受民間肯定的「吳三連文藝獎」藝術類得主。在急遽的社會變遷中,仍有許多的原住民部落有尊嚴的、謙卑的珍惜祖先所遺留下的祭儀歌舞,這份寶貴資產足以讓年輕的原住民感到驕傲,也保存了日漸稀少的原住民文化。

原舞者的舞者也經過了幾次的傳承,新舞者的來源大都是台北地區大專院校的原住民。由台灣各族原住民年輕人組成的原舞者,在專業人士協助下,透過實際參與觀察,整理式微中的原住民傳統歌舞,並由原住民長者「口傳相授」歌舞,在舞台上莊嚴的呈現原住民祭典精神,以充滿活力的傑出表演,促進族群的了解。

經過了十個年頭,原舞者為了永續經營朝長期且多元發展,為了爭取更寬廣的生存空間持續,也為了傳承推廣原住民文化藝術而努力。並期望將原住民的樂舞文化推向另一個高峰,在今年六月成立了「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由東吳大學哲學系專任講師孫大川先生擔任董事長,持續的為保留並發楊原住民文化盡一份心力。

原舞者的貢獻並不僅止於這樣,部落能夠重新以自己的文化為榮,不再否認自己是原住民,這才是原舞者對部落最大的影響與貢獻。在原住民文化日漸式微的今天,原舞者能夠持續不斷的表演並聚集大眾目光焦點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其實原住民文化的種子並不只有原舞者,在台灣各個角落,仍有許多等待灌溉發芽的團體,默默的為原住民盡著棉薄的心力,只等著我們給予幫助與掌聲。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