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23日 星期五

中和兒發中心 孩子成長的一片天

【生命力記者/戈銓報導】「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發展的潛能,我們希望以尊重生命的精神,提供專業的服務,引導他們邁向成長的道路」在中和兒童發展中心服務七年的社工高珍妮闡述著中心的服務信念。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的中和兒童發展中心,成立至今已超過十二個年頭了,服務的對象是零到六歲和十五到三十五歲的智能障礙、自閉症及多重障礙的嬰幼兒及青少年。雖然中心的所在地是中和,但服務區域橫跨台北縣市甚至還有桃園縣市的學生,每天特定從桃園到中和接孩子上下學的學生家長表示,由於不滿意桃園的教學環境,所以才會不辭辛苦地從桃園到中和,但看到孩子的進步及成長,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心的最大服務量為一百二十人,但基於教師本身的能力負荷和人力的考量,所以現在只收了八十多位的學生。

發展中心的學生主要分為部分時間制和全日托制。部分時間制的學生多半是一個星期一到兩次,一次時間兩小時到中心接受輔導,全日托制即如一般幼稚園的作息上下學。發展中心的學生依年齡的不同分為四組,分別為零到四歲的早療組、三至六歲的多重障礙組、三至十二歲的心智障礙組及年齡較長的十五歲至三十五歲的職前訓練組。值得一提的是,職前訓練組的學生與其它組的年齡落差大,課程的設計也有不同,職前訓練組主要以生活自理和行為能力的教學為主,並教導簡單的清潔工作和代工製作,不過學生的能力距離真正的職業訓練能需一段長時間的準備期。

此外,中和兒童發展中心的入學方式與一般啟智中心所採行的入學前能力評估稍有不同,中和兒童發展中心在入學前不僅會進行能力評估外,還會要求家長以電話諮詢的方式,與中心的人員聯繫,而諮詢的內容包括學生病史及喜好等以達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基於兼顧教師能力負荷和教學品質的考量,社工高珍妮表示,除了早療組的學童是採一對一的個人教學,其它組的學生則是實施團體教學,但不論是哪一組,教師和學生人數的比例都偏低,如心障組的師生比為一比四,多重障礙組為一比二。在教學輔導的方式上,除了分組上課外,老師會依每個學童的程度差別與家長共同討論每學期的課程主題,藉由訂定主題以了解教學的重點,進而達到課程的目標,而每階段的教學重點和學童的學習情況都會詳實地紀錄下來,提供日後轉介的紀錄和依據。

中和兒童發展中心的老師多半具有幼保科的背景,但不論是否是所謂科班出身的老師,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是他們共同的教學信念,原本是在一般幼稚園服務的老師邱錦艷是在因緣際會之下,進入了中和兒童發展中心並服務了達十七年。她表示,中心的孩子不是沒有希望,只要用愛澆灌和用心培育,終究是能看到成果的。中心本身除了每個禮拜都舉行一次內部的在職訓練外,還會定期地外聘資深老師及講師進行教學輔導以提高教學品質。

中心在教學方面,重視專業團隊是其一貫的教學精神,中心擁有自己的物理自療師和職能治療師,並從歐洲引進引導式教育,配合專門的科技輔具,使學生潛能充分發揮,此外,由各班老師設計的主題教學和強調與社區結合並應用所學的社區適應課程皆是教學的特色。

中和兒童發展中心所面臨的困難與其他的發展中心和社福機構一樣,那就是人手和經費的不足。以中心目前的情況來說,義工的招募主要是以學生的家長為主,但成果有限且並不順利,所以中心近期內除了廣招學生社團外,還會藉由製作文宣結合社區的方式,招募更多的人加入義工的行列。經費方面,學生的學費及各界的捐款是主要的經費來源,但由於舊有的房舍不堪使用以及增設雨棚的建照遲遲未過,因此今年的二月搬遷新址的中心目前仍屬負債的情況。

高珍妮表示,中心的未來發展計劃除了持續推廣早療教育的觀念外,還要規劃幫助學齡前兒童進入學校的完整轉型方案,因為學校的教育方式及教學內容與一般的發展中心是不同的,為了讓學童適應新環境和減輕學校老師教學的負擔,審慎的規劃個別轉型方案和資料移轉的工作有其必要性。

中和兒童發展中心

地址:中和市建一路150號2樓之2

電話:82263522

網址:http://www.diyi.org.tw/
E-mail:diyi@ms2.hinet.net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