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戲入人生 黃惟馨助人自助

【劉又瑄/台北報導】在台北市繁華的敦化北路上,座落著一家小小的張老師事務所,黃惟馨每個星期都會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來這裡當督導,旁聽新的諮商員諮商的情形,並給予檢討及意見。

大學時原本唸音樂系的黃惟馨因為興趣之所向而轉到戲劇系就讀,聽到同期音樂系的朋友涉獵「音樂治療」的領域,產生了好奇,由於戲劇系畢業後就是擔任教導演戲的工作,黃惟馨心想是否也能將自己專長的戲劇融入藝術治療當中,她笑著說:「我是個不容易滿足的人,同樣的事情做久了會膩,如果可以結合更多東西做更多的事情,我就會想要去做。」

「教育是導正的行為,而治療可以更積極的去幫助人。」黃惟馨表示,整合了本身對諮商的興趣,想幫助人的想法,及對戲劇本身的專業,由於當時正逢暑假張老師基金會開放諮商員培訓,從小就聽過張老師基金會的她決定把握這次培訓的機會,並將戲劇治療帶入諮商。
諮商員培訓課程分為四階段,每次進階都要考試,除了要讀心理學及諮商理論外,從第二階段開始就有實際演練,由資歷深的諮商督導人員當特殊個案並打成績。黃惟馨當時除了培訓、上課還有劇團排戲,她咬著牙撐過來,現在有了自己的劇團,到文化大學及輔仁大學授課,每星期都會準時到張老師事務所督導。
黃惟馨解釋,戲劇治療分為敘事治療,也就是單純讓個案述說自己的故事;另一種為扮演,藉由諮詢師或個案扮演與個案衝突的人;而心理劇的模式,除了個案及諮詢師外,還有一小群固定班底,聽完個案講述,由個案做為主角或旁觀者模擬互動,將當時衝突的情景再現,讓個案能坦承發洩情緒,但當個案過於激動,諮詢師就會介入,根據個案做不同處理方式。

「治療師其實不應該給予個案任何建議的,我覺得是助人自助。」黃惟馨說,曾有個想要訴請離婚的個案,被先生當街毆打,剛好於張老師基金會附近,臨時跑來求助,身體帶著傷,衣服也破了,但她來了半年,這次有了自信決定分開,下一次卻又因為捨不得或是受不了獨處而無法下定決心,最後就沒再回基金會。
黃惟馨表示,諮詢師並不是救急,聽到哪裡需要就主動前往幫助;諮商是長期的,個案必須本身有心理準備,下定決心要打開心中的結,願意主動前來,因此諮詢師是扮演著被動的角色,她不是幫個案「買麵包」,而是幫助個案了解為何沒辦法得到麵包,讓個案自己想到適合自己的辦法得到麵包。
目前在張老師事務所的諮詢師多數資歷超過十年以上,從校長、教授到大公司執行長都有,問到如何讓自己身為諮詢師的熱情不被磨滅,黃惟馨認為身為諮商師,要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因為她知道自己天性的熱情跟理性,能夠將工作與自己的心情劃分清楚,「應該把『垃圾』留在工作的地方,當心情不好就不會出門,我都會藉由寒暑假出國、唸書充電。」


延伸閱讀

張老師台北分事務所

戲劇治療 

藝起心療-戲劇治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提供)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