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0日 星期二

生態結合觀光 綠蠵龜保育新契機

【記者趙詩玲/生命力報導】

「光靠政府是活不下去的。」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說,澎湖望安的綠蠵龜保護區還是要有經營管理,需要當地人的加入,製造一個商機。未來的計畫就是與當地導遊、漁業結合,做到生態與觀光的聯結。

從主修漁業轉向研究海洋生物的程一駿說,一九九一年就已開始到望安進行基礎的生物調查工作,絕大部分是在陸地上做一些物理、地質與生物學的研究。兩年後,因為國家需要保育工作的相關資訊,所以澎湖縣政府委託他們來進行綠蠵龜保育的工作。如此不但能配合縣政府做鄉土保育,也可以避免遊客的干擾,讓他們的主體研究工作順利進行。

回憶起十年來的保育過程,他說,剛開始組成團隊到望安工作時,當地人不會刻意反對或贊成,只是劃保護區時有些人會反對,「認為說我家後院不方便進出」,所以會有一些意見。後來因為保育被宣揚,開始有人談論到望安當地的居民,當地人就覺得還不錯,大家都知道當地居民在做什麼了﹔但是後來看到電視媒體的報導,認為保育成效都是保育團隊在做,所以當地人也希望能分享好處。從不在意、不方便的心態,轉變成希望保育團隊能替當地居民多爭取東西,這些態度的轉換基本上來講都蠻正面的。

他說,最令他感到印象深刻的是當地的一個居民,「以前甚至要拿鐵棒揍我的學生」,覺得保育工作妨礙當地居民賺錢,而現在卻非常支持他們的工作,並且經常幫助他們與地方溝通。

談到當地政府的態度,程一駿開玩笑地說:「我是乾坤大挪移。」剛開始沒人在乎他們在做什麼,後來漸漸將整個縣政府的觀念從一個很鬆散的心態變成積極正面的回應,對於整個澎湖的野生動物保育產生很多作用,而縣政府也慢慢地容易接受生態保育的觀念,「就像台北市一樣,認為垃圾不落地很正常」。

在當地居民對保育態度的轉變與配合下,他表示,望安已經可以從一個基本的保育研究進入經營管理的層面,硬體與軟體設備都具備,剛落成的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可以做資料簡介,保護區則做生態觀光,而當地的漁業做人文與民宿的旅遊,這樣來講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是這項生態與觀光結合的計畫,還未獲得澎湖縣政府與相關單位的支持,程一駿說:「我們採取的是道德勸說。」當地居民的回饋就是幫忙制止遊客不當的行為,他們只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利用來自社會大眾的資源,這個保育區才會撐得下去。而目前面臨的最大瓶頸即是行政上的資源,因為導遊資格需要政府的認證,所以很希望能由政府統一辦理導遊訓練。

他表示,觀光當然是對生態保育有一點影響,但是生態保育也是一個很好的環境教育,所以他們是從環境教育的角度去做,在生態觀光裡頭才能達到親身經驗的效果。遊客在觀覽時有問題,導遊可以馬上解答,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在旅遊中把正確的保育觀念傳遞出去,讓其他的野生動物也能受到同等的尊重。

程一駿說,做保育把觀光帶進來,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清楚明確的規範,在遊客進入沙灘之前,遊戲規則要講得很清楚,並且很確實地執行,才能夠達到「賓主盡歡」。

他說,希望未來能籌出經費,在夏天辦夏令營的營隊,或是親子觀察體驗活動,甚至是與教育局合作開授暑期課程班,讓有興趣的民眾都能參與或學習綠蠵龜保育工作的一環。大家都可以來到望安,感受鄉下生活的趣味,並且享受自然,發現不特別中的特別。


延伸閱讀:

1.自然保育網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