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0日 星期二

身障者陳麗媛 因自信活得更快樂

【記者詹淑芬/生命力報導】「跪著爬上樓梯後,我哭了出來,但你知道嗎,我哭,是因為我竟然可以不需要別人的幫忙,可以只靠自己的力量爬上樓梯!」陳麗媛分享著自己樂觀面對生活的點滴。

四十三歲的陳麗媛罹患小兒麻痺,五、六年前仍可以不需要使用柺杖行走,現在卻因併發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小時候需要用一支柺杖,現在則需要用兩支柺杖才能行走,健保卡也因病情加重已經用到了「I」卡。

勵殘福利促進會理事長兼忠孝醫院內科醫師陳奇峰說,「小兒麻痺患者神經元受損肌肉萎縮之後,部份患者經過二、三十年,因為肌肉長期負荷過重,造成神經疲乏,導致肌肉再度萎縮、全身疲勞、關節變形,情況逐漸變得更加嚴重,關節退化的情形也比一般人提早到來,行動則越來越不方便。」

陳麗媛談到自己是殘障人士,不會感到自卑,反而比四肢健全的人活得更樂觀、更有自信。陳麗媛提到以前擔任設計師時,公司派她上「卡內基」關於人際及壓力管理的課程,「我每次上台發表簡短演說都有得名,總是充滿自信,大家都很佩服我。上台時甚至都忘了自己是殘障者,有一次還差一點忘了拿柺杖上台。」陳麗媛努力發揚殘障人士超越自己的精神,勇於突破自我,雖然肢體有障礙,卻可以比一般人做得更好。

陳麗媛表示,她二十歲時,有一次在往銘傳大學的地下道裡,要往上爬樓梯的時候四下無人,於是自己跪著一步一步爬上階梯,爬到頂端的時候,卻坐在樓梯旁哭了出來。「我哭的,是自己竟然可以不需要靠外人,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爬上樓。」她說自己哭的,不是感到哀怨,而是有多少人能了解的那種靠自己達成目標的喜悅。

以前慘痛的遭遇已經過去了,現在則是放開自己的心胸,樂觀進取。陳麗媛表示自己在小孩唸的小學裡,主動幫忙學校清掃廁所,後來還有許多志工跟進一起打掃,因此受到學校表揚。

陳麗媛表示,自己還常接觸小朋友,讓他們多認識「殘障」人士,告訴他們要多幫助殘障者,灌輸他們不應該歧視殘障人士的觀念。陳麗媛說:「有些小朋友一開始看我走路怪怪的,還會說我是妖怪。但三個月相處下來,他們甚至會搶著拿拖鞋給我穿,我離開的時候還會叫我要再來喔。」她表示,「殘障者只是行動的不方便,但一樣可以做很多事情幫助很多人。」

陳麗媛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這樣走得出來,很多人都很保護自己,很怕受到傷害。」她表示,其實殘障已經是事實,也無法改變。「活在當下,好好珍惜每一天,只希望自己能健健康康地活著,可以多做點事。」陳麗媛表示,一個殘障者在生活、經濟方面真的過得很辛苦,是很需要幫助的一群弱勢者,且會越來越弱,也迫切希望政府能多給予協助。

陳麗媛一直在努力鼓勵殘障人士走出來,也感謝勵殘福利促進會的協助,還幫她先生找到工作。對生命抱持著感恩的心,盡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陳麗媛說:「我覺得自己活得很開心,也很驕傲。」陳麗媛繼續為身心障礙者勸募、爭取福利,也期待社會能多多給予支持。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