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職業病門診 全台僅三十六處

【記者洪槿楓/生命力報導】台灣在過去四十年來籍由勞動工作者在國際舞台上創造各種「經濟奇蹟」,可是在經濟奇蹟的背後,超過五萬人因為工作傷害而死亡,二十萬人以上因為職業傷害而終身殘廢。雖然職業災害每天不停的在上演,可是台灣因為種種環境的限制,使得職業病被診斷治療、鑑定的機率偏低。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蔡志杰表示,職業醫學資源的缺乏是台灣職業病診斷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台灣在有將近七百六十萬的勞保人數中,卻只有三十六家職業病特別門診醫院,具有職業病診療資格的醫師也只有上百個。

「具有職業病門診的醫院多數集中在都會的少數大型醫院,因此一般勞工朋友在身體還撐得住的情況下,都只選擇到附近的小診所就醫,而延誤了治療因為工作引起的疾病的時間。」 蔡志杰說。

蔡志杰更以桃園縣作為例子。他說,擁有大約六十萬名勞工的桃園縣目前為止僅有一家設有職業病門診的醫院,六十萬名勞工朋友只有一、兩名職業病醫師負責。蔡志杰還提到,由於醫院的健保是依人頭計費,而職業病診療必須耗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多數醫院都不鼓勵增設職業病的相關門診。

蔡志杰說,由於職業安全衛生議題不被重視,造成勞工朋友對職業病的概念普遍偏低,更不曉得職業病門診的存在。所以勞工朋友只有在聽從門診醫師建議、或經雇主和勞保局要求,才會到設有職業病特別門診的醫院做診斷。一般門診醫師對職業病認識相對不足,也不了解職業病鑑定程序。

針對勞工團體提出有關台灣職業病門診的醫院不足,造成職業病診斷率偏低的質疑,勞委會不表認同。勞委會表示,勞工朋友在到職場工作之前,都會被要求做一份健康檢查,因此要診斷疾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並不困難。

至於醫院不鼓勵增設職業病診斷門診之說,勞委會表示,由於目前每天的職業門診病患個案數量實在很少,在經費的考量下,部份的職業病門診確實已與一般內科業務合併。

雖然於此,勞委會在十一月的時候已根據衛生署的「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建立了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制度,頒布全國一百卅五名職業專科醫師證書。勞委會相信職業病專業醫師認證,對台灣國內職業病醫師陣容擴大具有正面意義。

職業病是指長期暴露在某種工作環境下,因為身體無法負荷而影響到工人健康,包括各行業勞工之身體、心理等健康狀況。職業病門診指的是由領有職業病專科訓練相關認證的醫師開的門診,和一般門診不一樣的是,職業病門診的醫師對職業疾病有一定的專業認識,並可以斷定疾病是否和工作有關,或因為工作引起的。


延伸閱讀:

1.職業病門診醫院名冊

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3.工殤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