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8日 星期三

王順民 社會改革的理想家

【生命力記者/蔡佳穎報導】「我是一個認命但不認輸的人」王順民說。身為一個天生的小兒麻痺患者,一直到二十四歲開刀後才能行走,王順民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社會福利學博士。

在民國六零年代,社會上的人權觀念仍然缺乏,王順民回憶他求學的過程中,沒有針對身心殘障的特殊學校,或是保障名額等相關的福利措施,殘障人士都在不全的社會制度下隱形了。他說:「我從小就是靠父母親揹著,和大家一樣念小學、中學、上補習班。」在那個必須自力更生的年代,王順民要學會自己生活,所以在他高中的時候,就獨自離家就學,之後更遠赴台中念東海大學。

因為自己身體的限制,所以王順民從小一直思考自己將來能做什麼、自己的限制在那裡,或許是因為他從小就喜歡唸書,而且在班上的成績又很突出,所以受到老師和父母很多的鼓勵,他從書上找到了成就感和未來的目標。他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可以朝社會福利的方面發展,做一個老師或是學者。

在大學畢業以後,王順民曾在勝利之家擔任過社工人員,但時間並不長。後來在東海大學念碩士的時候,他就開始在外面兼課,並陸續在中正大學、南華管理學院、空中大學、元智大學等教授社會福利相關課程。王順民曾經是中華民國殘障人協會第一屆理事長,並在民國七十六年創立自閉症家長協會,他說,參與創立自閉症家長協會完全是因緣際會,目的不是在幫助小孩,而是在協助那些有自閉症小孩的家長,當時他們提出一個名為「讓母親休息一天」的活動,就是希望藉此讓那些長年辛苦的母親放鬆一下。他說:「這個協會的目的並不是在推動立法,而是希望能腳踏實地、切實地幫助那些家長,讓他們視自己的小孩為一種福報、為一種可以教育自己成長的機會。」

受到自己是身心殘障和對人文的興趣影響,王順民多年來致力於社會福利研究,他所提出的宗教福利觀念,算是國內的先驅者。他認為宗教原意並不是在教育,而是一些急難救助,比如說鋪橋、修路等,但是他希望宗教擴大視野,利用其力量和資源去為人民的生活服務。王順民提出的「佛教社區化」就是宗教福利的一種概念,因為根據內政部的統計,佛教活動是社區中最普遍的活動,也是社區裡最容易接近的資源,所以他強調將宗教團體視為一種中介結構,讓寺廟、精舍動起來,使佛教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未來的寺廟也可以成為7-eleven」他說。

對於目前有許多學者投入社會運動,王順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屬於舞台上的人,他說,這些社會的刺激會剝奪他對生命的追求,自己目前的責任和工作就是寫書、唸書和教書,從中累積對生命的思考,在人群中休息,用文字來做社會運動。他給自己訂下一年寫一本書的目標,在一九九九年他就完成了兩本書,第一本是社會福利服務:困境、轉折與展望,另一本是宗教福利,現在他正在進行有關宗教福利的第二本書。寫作對王順民來說是最好的自我治療方式,在人生的過程每次遇到挫折的時候,他總是透過寫作和自己對話。

目前王順民是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他把自己現在享有的社經地位,歸功於小時候父母教育觀念的支持,他希望透過寫作和教書傳達觀念、教育大眾。他說:「身心殘障的悲情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社會福利應該從社會正義的角度去發聲,正視弱勢族群,讓他們勇敢的走出來。」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電話 02-26543491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