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日 星期三

第一復康中心 宣導正確輔具概念

【生命力記者/陳詩怡報導】車禍的發生,雖然沒有帶走他的生命,但因為頸脊椎嚴重受損,正值青春年少的他,頓時失去了行動的能力,生活上的一切問題都交由姊姊打理,包括進食、大小便、不定時的翻身等。儘管他能思考、能言語,但卻在床上躺了十四年。今年,他三十八歲。

透過第一復康輔具資源服務中心的協助,現在的他可以靠著電動輪椅的協助,到戶外享受久違的陽光、自己進食;更可以利用調整後的輔具,來協助他寫字。位於台北市信義路上的第一復康輔具資源服務中心,是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下的機構之一,在民國八十七年底經專業治療師評估後,決定接下上述個案,配合技術師所為他量身定做的輔助工具,讓他重新獲得獨立行動的能力,這也是復康中心成立的宗旨。在這其間雖有輔具的生產,但由於不知如何讓輔具發揮其最大功能,而使得能思考、能言語的他躺在床上十四年之久,是姊姊資訊的不足或暗諷了政府、社會的無知、無能?

「一般人提到輔具,輪椅、柺杖可能是第一個浮現在腦海中。然而正確使用輔助工具,才是輔具的積極意義。根據調查,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肢障者因使用規格化的輪椅,而導致情況惡化。原本屬於腳部輕度殘障的孩子,但在使用不適當的輪椅後,導致脊椎側彎等後遺症,而父母親卻以為這是併發症,卻沒想到這是輔具不當使用的結果。」上述個案負責人陳壽鱗先生說。

輔具,對肢體障礙者固然重要,但專為肢體障礙者量身定做的輔具設計更為重要。眼鏡之於近視者而言,即是一項輔具,驗光師依個別差異與需求,配製不同的眼鏡,使近視度數不至於急速增加;而輔具相對於肢障者亦是如此。

「我們不會變魔法,把原本受損的身體功能恢復,我們所能做的是,希望能藉著正確的輔具概念和正確的使用,使受損的身體機能發揮至最大極限。由於一般輔具都採同一規格,較少有為肢障者量身定做,所以我們在評估之後,會找願意配合修改的廠商做部份修改,然而與廠商的合作,往往會讓人誤以為輔具中心是販賣輔助器材中心,而耽擱了治療。」社工人員陳先生說。

第一復康資源中心會主動與領有政府發給殘障手冊,或各基金會備有登記的肢障者名單聯絡。目前就個案而言,由於經費的限制和人力的不足,服務對象是以台北市肢障者為主,但全台灣需要協助的肢障者,並不僅止於台北市地區,這是任何從事社會福利工作者最不樂見卻也最無奈的情形。

聯絡方式:
機構名稱 第一復康輔具資源服務中心
地  址 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號2樓之1
電  話 2720-7364
傳  真 2723-9464
網  址  http://www.diyi.org.tw
E - mail   diyi@ms2.hinet.net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