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8日 星期三

殘障體總 推動殘障體育的手

【生命力記者/彭仁鐸報導】「在殘障體總成立之前,國內並沒有單位在推展殘障運動,而在總會成立之後,國內的殘障運動才算是正式的起步。所以總會的歷史可以算是一部國內殘障運動的發展史。」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副秘書長劉北陵說。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是國內各項殘障運動的統籌單位,平時除了推展視障、聽障、智障、肢體殘障及其他身心障礙的體育運動外,殘障體總還負責各項殘障運動選手的培訓工作。自從民國七十二年成立以來,殘障體總每年都會舉辦全國性的殘障運動會,希望藉此鼓勵具有運動潛能的殘障朋友參加比賽。

近年來,殘障體總更進一步培訓選手參與國際性的賽事,而選手的表現也相當的優秀。今年一月在泰國曼谷所舉行的遠南殘障運動會,我國選手在參加的十一個比賽項目中,一共獲得十六面金牌、十七面銀牌、以及二十面銅牌的優異表現,在參賽的亞洲各國中名列前矛。而早在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殘障奧運,李青忠選手便在柔道項目中為我國爭取到第一面的奧運金牌,在桌球項目中也有兩位選手拿到銅牌。

「很多人對殘障運動有著錯誤的觀念,以為殘障選手只是抱著志在參加的心態在比賽。但是事實上,殘障運動比賽和一般運動比賽一樣,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劉北陵說。以國際性比賽來說,選手首先要在國內的比賽中超越奧運第八名的成績,才能取得培訓的機會。在培訓過程中的表現,也必須符合奧運的參賽標準,才能獲得代表資格。而在國際性的比賽當中,所遭遇的對手都是各國殘障運動界的菁英,因此競爭格外的激烈。

劉北陵表示,我國的殘障運動選手在各項國際性比賽中,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在國外比賽獲得獎牌的殘障運動員,卻沒有辦法和一般運動員一樣,獲得同等的獎勵金,這是很可惜的一點。又因為預算不足,所以選手每次出國比賽都是採「精兵制」,希望能用最少的預算達到最好的成績。

劉北陵進一步指出,全國領有殘障手冊的人士有五十三萬,但許多殘障朋友的體能狀況並不適合從事體育活動;身體狀況符合條件的殘障朋友,又不一定對體育活動有興趣。換句話說,殘障體育選手的發掘與培訓工作,要比一般選手來的困難,所要花的心思也要比較多。目前殘障體總的作法,是跟國內幾個殘障學校及庇護中心保持密切的聯繫,其中包括桃園的脊髓損傷庇護中心、彰化仁愛實驗學校以及惠明盲校。

「有很多殘障朋友願意從陰影裡走出來,並且鍛鍊自己成為殘障運動員,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劉北陵說,未來殘障體總將繼續培訓優秀選手參加國際性比賽,並爭取機會在國內舉行大型國際比賽,進而獲取媒體的注意,也希望民眾能多關心殘障運動的發展。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