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0日 星期三

原住民部落工作站 畫道部落天空的彩虹

【記者劉家序/生命力報導】十一年前,彩虹婦女事工中心在華西街發起的一場遊行,開啟了國內對雛妓問題的重視,相關機構也陸續成立。而由於階段性任務的達成,「彩虹」轉而進入原住民部落作預防性的工作,目前已在全省十二個鄉設立了部落工作站。

工作站台北辦公室督導劉邦彥表示,部落工作站的設立,是為了加強對於部落兒童與青少年的成長教育工作。以原住民少女雛妓問題為例,相關機構做的救援與安置都只是亡羊補牢、補破網的工作。要解決少女被賣、從娼的問題,從教育著手才是預坊的根本之道。


目前部落工作站針對家中有六至十八歲少年的家庭,進行定期的家戶訪視,一方面了解少年的動向,另一方面知道家庭的問題所在,作成紀錄加以追蹤輔導。

工作站另一工作重點是親職教育的輔導,劉邦彥說,原住民家長在溝通與管教子女上,多半顯出不知如何面對的情形,目前工作站透過和教會與學校的合作,在部落中舉行演講與座談會等親職教育輔導,藉此幫助親子關係的建立。

目前每個工作站都有一位工作人員,他們本身都是原住民,大部分是花蓮玉山神學院的學生。劉邦彥表示,透過原住民對自身文化背景的瞭解,在部落輔導工作上是一項利基,希望也能藉此提高部落裡社會工作的專業程度。

由具原住民身分的社工員來輔導原住民部落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隨著社會工作專業度的日受重視,部落工作站也顯現了一些隱憂。劉邦彥表示,以去年國內第一屆社工師考試為例,畢業於神學院社會關懷學系的同仁,因非社工本科系畢業,所以就不具考試資格。雖然具不具有社工師證照並不能限制社會工作的進行,但在社會外界所持的專業認同上,甚至在舉辦活動時對政府協助經費的申請上,未來勢必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彩虹婦女事工中心的「原住民部落工作站」,主要在推行成長教育輔導這類的長遠工作,雖然短期內較難看出成果,但是「工作站」卻堅持為族群發展所做的付出,希望為原住民的天空畫道永久的彩虹。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