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彥章/綜合報導】早期電腦遊戲上市時,許多家長都擔心孩童沉迷於遊戲世界,耽誤未來的人生規劃。二○○一年,「台灣小子」曾政承在韓國WCG首屆電玩比賽中拿到冠軍,加上近期體育頻道播出「職業電競聯賽」,也就是在「體育頻道」中播放電玩比賽過程,不禁讓人聯想到「電玩等於運動」。目前較為人知道的電玩比賽項目有世紀帝國、魔獸世界、CS(Counter Strike)、跑跑卡丁車等。社會觀察家詹偉雄指出,電玩比賽其實比較不像運動競技,應該定位成像職業圍棋、西洋棋賽這類智性運動,是「兩組聚精會神的高手,彼此鬥智過程」,活動都在人的大腦裡,這種靜態競技能得到多少認同,他仍有質疑。不過也有些人會將電玩視為體育比賽項目,參加固定舉辦的比賽,以獲得獎金作為主要收入手段之一。以韓國WCG比賽來說,光是冠軍就有五萬美金的獎勵。聯合報在二○○一年的報導中說,國內中華職業電玩聯盟在台北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行第一場職業比賽,吸引上百位民眾到場觀看。主辦單位特別引入專業賽評並以超大螢幕講解戰術戰法,「讓電玩比賽儼然是一項新興的職業運動。」囊括歐洲聯賽《神話世紀》電玩大賽前三名的我國選手陳志誠,從電玩比賽獲得的獎金已經超過七十萬元。他說,開始接觸電玩純屬偶然,是看到一堆朋友在打電玩,也好奇加入即時戰略遊戲,「剛開始很菜,被打得落花流水。」後來或許因為有天分,加上不服輸,每天至少打六、七個小時,短時間內就一路過關斬將,不過卻因此丟了女友。部落客朱學恆也在文章「職業電玩之路」中提出:「不管是從過去的表現,或是未來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