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學習建築與法律,現任職於衛生下水道工程處的張文斌,研究社區營造已有十年,他認為社區營造不只是硬體空間的改善,而是軟體部分的營造。「建立人與人的信任感才是社區營造的核心。」從社區內尋找居民共同關注的議題,進而凝聚社區的認同感,這些都是建立在彼此信賴的基礎上。
文山區忠順里的後巷美化是里長與里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許家嘉/攝影 |
進行都市計畫後的台北,百分之九十都是四周為計畫道路的街廓社區,所謂的「後巷」,指的是都市街廓建築內的防火巷、防火間隔所串聯而形成的空間。參與「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已經十年的張文斌,曾經發表後巷宣言,與學員共同擬定臺北市街廓社區營造自治草案,在教學的同時,也會帶領學員親身走入社區,挖掘更多社區背後的故事。
每個人上課時都認真的聽講,課後大家會來個大合照,從中 凝聚情感。許家嘉/攝影 |
曾經得過第三屆台北都市景觀設計大獎的張文斌,以「台北後巷我的家」的概念去營造後巷,認為要先找出社區的共同問題、並在公私部門協力合作的營造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機制,在彼此互動中產生信任關係,同時凝聚了居家與社區的共同意識,產生街廓社區的歸屬感。
「從週遭環境玩社區營造」課程中除了張文斌,另外請到 不同領域的社區相關人士授課,張文斌也在每一堂課中擔 任助教,在旁攝影與紀錄。許家嘉/攝影 |
充滿綠美化的文山區忠順里社區。許家嘉/攝影 |
本身也是公部門的張文斌進一步舉例,一九九四年政府開始糾舉違建,但是做法卻是默認之前的違建、拆除八十三年之後的違建。他認為這樣非但沒有達到公平正義的原則,而且也無法改善人際關係。「就算有人違建也不用排擠他。」若把懲罰違建的錢拿來支付該社區的公共事務花費如課稅、繳停車費,讓社區有了感情互動的空間,「這樣才是去營造最大的公共利益。」
課堂上常見學員共同討論,老師與學員也不像傳統上對下的模式進行教學,張文斌說,其實來社大上課的學員有三分之二已經是學校志工,並發自內心希望社區可以更好,「他們的學經歷不見得比我差。」他覺得自己是激發學員對議題的了解、發洩心中想法的管道,透過老師在社區上的專業與學生互動,更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我們也會是慢慢培養出彼此的信任感。」透過每次課後合照讓學員彼此認識,以及網路讀書會互相討論,凝聚出學員持續關注議題的能力。他分析會來上課的學員通常是想看別人對社區經營的想法,藉由討論來了解自己,進而增加自信心,再營造信任感,便能進一步尋找創作來源,最後增加自我認同的價值觀。
圖為文山區某處的違建建築,其中充滿許多公私部門的矛 盾與都市計劃的問題。張文斌/提供 |
彼此培養信任後,不管是任何場合都能一起坐下來討論,因為溝通的基礎已經建立。身為班代的黃秉驤分享之前去民生社區東榮里的經驗,「那裡的環境很適合居住,但紛爭很多,居民公共道德、向心力較差。」家住民生社區精忠里的施坤良則表示,希望透過這堂課的學習,返回社區推動更多的綠美化。
目前正準備將這些理念集結出書的他表示,「我希望一個城市在都市計劃之後,更要去打造人和人具信賴感的街廓社區。」持續建構人際互動的情感、致力於社區營造的使命,張文斌期待未來的臺北市成為一個更有人情味的城市。
延伸閱讀
臺北市後巷空間整治計畫
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後巷實習
歷屆都市景觀設計獎
忠順里整合里民專長 打造彩陶藝術社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