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陳石岸攝影展 看見早年台灣

【記者賴建智/生命力報導】「你們會不會覺得其實是這隻豬在牽著他的主人走路?」指著「牽豬哥」這幅作品的攝影者陳石岸以幽默的口吻解釋著當時他拍照的情形。老舊黑白照片中可以看見一名農人牽著豬隻在馬路上行走的情況,因為角度的問題看起來真的向陳石岸所講的那樣。這是在台灣國立美術館B1展覽室的攝影展-逐漸消失的影像其中的一幅作品,這些照片記錄著早年台中與部分台灣地區的過去風貌與文化。

陳石岸一九三○年出生在台中市,在他十六歲的那年因為台灣光復,從日僑的手上買到了他的第一部相機,而開始接觸攝影工作,是在二十歲時拍攝師範學校環島畢業旅行全程實錄。一九五○年至一九七○年間陳石岸任教於台中市忠明國小與力行國小,那個時期是他創作作品最多的時候,攝影展中所展出的作品也大多來自這個時期,現在則是擔任台灣國立美術館研習班和飛狼山野教育中心的攝影班教師。
 
六十幅展出的黑白照片是由陳石岸所拍攝的照片中挑選出來的,共分為農忙季節、鄉野物語、童年往事、人物意象四大主題,這些照片紀錄著四、五十年前台中當地以及部分其他地區的過去的風貌與文化,是陳石岸在壯年時期所拍攝的作品。

「每一張照片都要有一個故事」,陳石岸除了談攝影上的技巧外,也提出了他拍照時注重的事情,但他也說:「拍照是一種機緣,有的時候你沒有抓住那一瞬間,可能之後就不會有了。」在「讓路」這張作品裡,一群鴨子大搖大擺地走在馬路上,後面的大卡車因為這樣動彈不得,陳石岸說這就是一種機緣,如果鴨子的後面沒有大卡車,就可能沒辦法構成這個故事。

每一張照片不僅有一個故事,也因為它記錄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所以它所隱含的意義還有文化與歷史的痕跡。「騎布馬報喜」這張作品中有一名騎著布馬,打扮的很有年味的人,在穿梭於他人的家門時,圍繞著許多小朋友以及其他鄉親在旁邊,這一刻被相機捕捉了起來,也讓我們知道在過去台灣社會的過年文化。

陳石岸能夠侃侃而談自己所拍攝的作品,因為每張照片都真實地記錄下來,並且被賦予意義。展出時間一直到今年的三月七日,有興趣的人能夠到台灣國立美術館來走走看看。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