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自強職場 智障與更生人的庇護地

Untitled00
自強職場至今有十七位智障人士
與七位更生人在職場工作。(梁國忠攝)
【記者梁國忠/馬來西亞報導】「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如何捕魚!」雙福協會的代總幹事陳建孝說,「自強職場」就是一個很棒的「魚池」來教導智障人士與更生人資源回收的場所。

「自強職場」隸屬於雙福協會,陳建孝表示,自強職場成立於二OO二年,自強職場招收的員工必須年滿十八歲,至今有十七位智障人士與七位更生人在職場工作。陳建孝解釋,智障人士在幼小時會進入特殊學校就讀,而畢業後的他們卻難以找到工作機會;更生人也因為社會異樣的眼光而遭到排擠。剛進入自強職場的員工會經過三至六個月的觀察期,待認定後會給予生活的津貼而且提供免費的住宿與膳食。

自強職場的智障員工主要負責資源分類;更生人則負責資源運輸的工作。資源分類主要來自各企業或是民間團體的給予,每天更生人都會帶著智障的夥伴一起到各地去收集垃圾,主要的地區在雪蘭莪與吉隆坡一帶。

陳建孝說,自強職場剛成立時,員工對於撿垃圾的工作而感到不習慣,但經由輔導與灌輸他們環保的知識,使他們漸漸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自強肯定了他們的能力。」陳建孝說,自強職場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充實,而且這兒有許多同伴一起工作,有時還會有電影欣賞等的娛樂活動 ,「他們都不想回家了。」

「自強的成績是我們一點一滴累積的。」陳建孝說,唯一不足的是,自強職場的資金不足,使宣傳的工作不能全面,知名度不高。他表示,自強在未來的宣傳工作會透過傳單、教會與媒體的力量,將回收資源的消息傳達給企業或是民間團體知道。

 陳建孝說,「每天早上,智障或更生人都必須輪流準備全體員工的早餐。」自強職場透過生活上的細節,嘗試教導與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懂得照顧自己而不需要依賴親友。他還強調,「甚至是衣服的清洗也要自己負責。」。陳建孝說,他們僅缺乏一位專業的導師來指導他們專業的知識,讓他們有更多的能力回饋社會。

「二手店是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陳建孝說,他們將修理好的電器、衣服等物品轉售給社會大眾,從而獲取利潤亦能為社會進行環保的工作。

最後,陳建孝說,「智障人士或更生人的能力必須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他們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也需要美好的生活。」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