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全會華的堅持 找尋感人照片

E785a7e78987760
【記者盧一伶/生命力報導】走進遼寧街口,你不難發現這棟座落於住宅區中的白色小屋,它是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TIVAC),由喜愛攝影的全會華在一九九九年所成立。

全會華,馬來西亞華僑,爸爸是海南島人,年幼時全家移民到馬來西亞,高中畢業後到日本唸攝影,之後輾轉來到台灣,因為很喜歡攝影,也喜歡台灣的人情味,所以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八年前,有感於攝影在台灣還沒蓬勃發展,使得台灣的攝影家沒有什麼可以發表作品的空間,再加上曾經到日本留學的他,在日本看到許多專業的攝影藝廊,心中不禁納悶:「日本有,為什麼台灣沒有?」因此毅然決然的成立TIVAC。

TIVAC秉持著「要成為影像時代的見證者」這個精神理念,八年來的展覽除了介紹台灣不容易看到的大師作品,也積極找尋台灣優秀的攝影家來展出。「我覺得作品要能夠感動我,才能去感動其他人」全會華說:「做了藝廊以後,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些舊人重新找出來,把新人發掘出來,這樣對台灣的攝影發展才有幫助。」像TIVAC展出郎靜山的作品時,就找到郎靜山晚年未曾發表過的作品來展覽;而這兩年在大陸很火紅的邵逸農,TIVAC在他成名前就已經展出過他的作品。

TIVAC是不收門票的,只要你想看展覽,他們隨時歡迎。因為這個堅持讓TIVAC沒有固定收入,加上全會華不是本土人,因此在資金籌措上也有些困難,沒有錢可以去打廣告。幸好全會華的理念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同,因此獲得了文建會、北市文化局的補助,破報、文化快遞等刊物也會盡可能幫忙登上展覽訊息,TIVAC就在大家的幫忙協助下走過了八個年頭。

初見到全會華,不難看到時間在他身上所留下的痕跡,蒼白的髮絲、深刻的皺紋,但時間並沒有在他的心上起任何作用,他對攝影的熱情一點也沒有消退,反而有增無減,他的眼睛還是非常的清澈,想法也是很感動人,TIVAC的工作人員林宜寬說:「實在很難想像,當初他怎麼會有勇氣一個人就成立了這個藝廊?許多藝廊成立時背後都有一筆錢支持,但執行長什麼都沒有,就成立了TIVAC。」

全會華有感而發的說:「走第一步的人都比較辛苦,但這是我想要的東西,人一生不長,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當做這事時自己是快樂的,就不用去考慮,也不要去計較,以後會有什麼回報,這段時間我做就好,那我做不做的成?成的話我會很高興,不成也不會後悔,因為這是我能為台灣做的一些事情。」

他的執著不只感動了他身旁的人,也感動了許多藝術家。日本藝術家今道子從來都不出國,原本學版畫的她,後來改走視覺藝術的路,TIVAC在二ΟΟ二年時曾經展出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夠介紹她的作品來台灣,是因為今道子覺得全會華之前所做的展覽都還不錯,而且被全會華的誠意所打動,為了那一次展覽,金道子第一次出國就到了台灣。

每一場展覽,TIVAC都會辦多元座談會,邀請各領域的專家來發表對這次展覽的感覺,並和現場的民眾做討論。其他的展覽開幕時通常都是有一個酒會,大家吃吃喝喝後就沒了,但TIVAC的座談會都還滿受民眾歡迎的,時常都會坐到滿,有時候討論熱絡,往往座談會都不會如預計的時間結束。林宜寬說:「這是TIVAC很驕傲的地方,民眾可以透過座談會得到很大的收穫。」

靠著全會華敏銳的判斷力,TIVAC挖掘出不少有前途的攝影家,幫助他們曝光也幫助TIVAC本身,因為,等到藝術家成名後再辦他們的展覽沒有意義,TIVAC就會只是他們眾多展場的其中一個,但成名之前就看出他們的可能性,也代表著TIVAC有獨到眼光的判斷力。

不管你對攝影有沒有興趣,有時間不妨來一趟TIVAC之旅,那個空間很輕鬆,可以很自由的觀賞展覽品,不會讓人有拘束感。除了有感人的照片可以看,說不定會碰到全會華,聊上個一兩句,聽聽他築夢的旅程,會讓你也有追逐夢想的勇氣。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