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兒少優質節目 給觀眾好選擇

【楊竣傑報導】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在二OO六年十月五日,公佈第四季「國人自製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推薦」,共有三十五個節目獲得推薦。媒觀董事長管中祥表示,希望這項評選,能夠鼓勵優質節目,並讓觀眾有更多選擇。

媒觀從二OO二年起,每季舉辦「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推薦」,但這項評選在二OO五第二季到二OO六年第二季,暫停一年。管中祥擔任董事長後,常聽到家長或關心兒少的NGO組織詢問:「什麼樣的節目比較適合兒童與青少年觀看呢?」他感受到,很多人只是需要好的節目作選擇,兒少優質電視節目評選是必要的;因此從二OO六起,便恢復評選。

評選初期,包含卡通與國內外的兒少節目;恢復評選後,將參與節目的資格限定在本土自製節目,藉此鼓勵本土兒少節目的創作與投入;相對報名數量減少,評選過程也可以更細緻。兒少節目評選分為初審與複審:初審由媒觀成員觀察報名節目是否違反基本問題,如廣告化或侵犯人權、性別歧視等問題。通過初審後,再由家長、基層教師、學生、關心兒少的NGO組織與學者專家組成的評審進行第二階段審查。

每人收看節目三個星期後,針對「主題意識」、「表現方式」、「可親近性」與「當事人觀點」四項標準評鑑,以星等評分,五顆星是最高分,「非常推薦」的節目。管中祥認為,這項評鑑經過多人嚴謹審核後,呈現的是綜合評比,較無個人偏好問題。

管中祥認為,現在的兒少優質節目符合「好看與主題意識明確」,內容不會過於嚴肅,還能兼顧節目的內涵;市場反應與兒少團體對評選的節目評價都不錯。他以公視的「古典魔力客」為例,這個節目以簡單的方式,如訪談或故事,介紹古典樂中的人、樂曲或樂器。淺顯易懂的內容,讓古典樂成為小朋友生活中的一部分,輕鬆的看節目時,又能獲得相當多的知識。

兒少節目的質與量,逐年增加,在內容方面,管中祥表示,過去的兒少節目多以成人觀點製作;現在的節目,較能夠呈現小朋友的觀點,讓他們有表達的機會。但他仍認為:「兒少節目應該多讓小朋友參與製作過程。」例如讓小朋友參與製作會議、提供點子或拍攝,這種方式可以提升兒童傳播權。

管中祥以菲律賓為例,他們讓青少年自製新聞,以他們的觀點拍攝政治、經濟、貧窮等社會問題,培養他們從媒體表達意見,也讓社會不只充斥成人觀點。他認為,台灣的小朋友也必須在成長過程中,接收充分的訊息,因此讓兒童參與節目製作是很有效的方式。

管中祥希望,未來製作兒少節目時,應該思考如何讓節目好看,並兼顧內涵;在製作節目時,從兒童的觀點出發,讓他們參與製作過程。如此,兒少節目的品質必然會向上提升。

為了推廣優質節目,媒觀主動將結果寄給學校及相關機構,並發行電子報;或上廣播節目,如教育電台、佳音電台或警廣等,公佈名單。也有許多組織會主動宣傳,希望讓更多人得到這項資訊。

媒觀在評選結果出爐後推出「優質節目專刊」,刊登部分節目的評審意見,也讓節目製作者發表心得,作為互動的平台。此外,他們會將所有評審與觀眾的意見轉交給參與的節目,讓製作者能夠自我評斷,了解觀眾真正的想法,並從中改進或加強。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