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學生種藥草 樂當小神農

【記者洪祥祐/台北報導】「金銀花可以消炎、潤膚和皮膚病,狗尾草能增加食慾、幫助發育,桑葉可以解熱消、幫助睡眠。」這是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國小的藥草與鄉土特色課程,校園裡有師生共同栽種的藥草園,種植迷迭香、艾草、薄荷和九層塔等各種藥草植物,還有特別打造的藥草主體館,學生們可以在裡面炮製各種藥材,體驗配藥的樂趣。

青草巷是位於龍山寺旁的巷弄,以盛負藥草聞名,是富有當地特色的專業巷道。負責推動此課程的教務主任陳信宏說「早期龍山寺附設有藥籤,許多信徒們常來這求籤治病,因此龍山寺聚集了許多青草攤販,後來慢慢往西昌街發展聚集,便成了現在的青草巷。」龍山國小為了讓小朋友們能了解地方特色文化,便於二○○三年開始規劃藥草與鄉土課程。

課程為了活用當地社會資源,並且融入小朋友們日常生活之中,特別為各個年級設計了不同的課程,例如低年級課程以食用為主,學習泡青草茶;中年級以動手做為重點,讓學生自己栽種藥草,觀察植物變化;到了高年級則融合各種重點發展,像是藥草香皂、果凍的製作,或是配合節慶,如端午摘艾草等活動。讓學生從各個層面了解常見藥草的功效,增進民俗知識。

為了讓課程設備更完善,達到更生動良好的教學品質,發展出學校的特色。學校活用閒置空間,規劃出一片藥草園,種植近百種藥草,有文珠蘭、桂花、迷迭香、車前草和杜虹花等等。不僅如此,還將原本鮮少使用的教室,打造成「神農藥草主題館」,裡頭展示五十餘種藥材,還有各種中藥炮製工具,如陶罐、瓦缽、銅船等,以互動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增加實際經驗與學習樂趣。

但推動藥草與鄉土這樣的特色課程,需要有具有專業知識的老師,和學校軟體的配合,必須克服這兩種問題,才能建造出完整的課程架構。陳信宏表示,當初受限於經費和資源的不足,使得課程難以發展,所幸學校於二○○八年與二○一○年分別獲得教育部「活化校園空間改善工程」與「整合空間資源暨發展特色學校計畫」甲等和特優的成績,得到經費補助,才得以建造藥草園與主體館。

在教師與人力資源方面,陳信宏笑著說:「很感謝許多老師的配合,利用時間來學習這些特殊知識,也多虧附近青草店老闆劉啟宇的大力幫忙,提供場地跟眾多藥材,讓小朋友們能實際到青草巷中的傳統店面走一趟,聽當地專業人員作各種藥草的講解,豐富了整個課程。」

不斷尋找能夠配合課程的專業解說員的陳信宏,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意外找到了也是龍山國小校友的劉啟宇。劉啟宇表示,由於本身也是龍山國小畢業的,算是回饋母校,也藉著機會讓小朋友們能夠學習、了解艋舺的傳統文化和各種流傳下來的寶貴藥草知識,讓這些經驗傳承,融入生活之中,是很有意義的貢獻。

未來課程發展也將結合數位e化的趨勢,除了有已經建立的藥草植物網,還要將小朋友們從一到六年級的學習檔案,以線上方式做成小本草綱目,讓這些青草巷資源能更加豐富。往後的教學方式也將融入點讀筆,只要將點讀筆放在各種設計過的藥草圖片上,就能聽到詳細的解說,做獨立的自主學習。最後將在規劃,建立一座藥草博物館,除了在地的資料外,也將融入國際各種藥草資訊,將龍山打造成獨一無二的藥草國小。


照片由陳信宏提供。洪祥祐/製作


延伸閱讀

台北市龍山國小

藥草植物網

萬華青草巷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