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揭露農再條例 尋找另類出路

1 【記者劉瑋婷/台北報導】「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一讀通過後,引起許多網友的討論,並有網友自發性集結組成公共論壇,時時關注草案的發展,台灣社會論壇更在三月二十八日下午在台大舉辦一場「揭露農再條例,尋找另類出路─以社會性的農民組織扭轉滅農政策」的座談活動,希望透過此活動讓更多人瞭解農再條例通過後將對台灣農村造成何種衝擊。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的廖本全、美濃鎮農會農村規劃室溫仲良、教育公共化連線前召集人潘欣榮三位共同擔任活動主講者。廖本全在一開始便以一張寫著「農村再生 再犧牲」的簡報點出農再的癥結,並以法條內容為主講內容做出分析,廖本全認為農再其實也只是政府的一項「建設」,但這項建設卻未將農村真正的需求與問題面列入考量,且相關權責單位處理方式粗糙,一切講求速戰速決。

農再條例條例的推動源自於二○○八總統大選時,馬英九提出的「愛台十二建設」中的「農村再生」,廖本全質疑,此案主導單位是農委會的水土保持局,但水保局的業務範圍是山坡地水土保持、土石流防治與水患治理及農村規劃建設,儼然是將再生與建設劃上等號,法案內容強調建設農村,但對於產業、文化、生態、景觀、生命力等議題卻沒有詳細說明,只以「經由軟硬體建設,創造與都市水泥叢林不同之農村新風貌」帶過。

廖本全同時也提出,其實農村的生產價值才是一切的根源,當農村不具有生產價值,也就等於是否定農業,連帶的農民也會開始自我否定,甚至將副業看得比主業(務農)還重要,但農再條例卻沒有找出「病因」,只針對「病灶」下藥,提出了高額的預算,卻沒有一項是能根本解決問題的,獲益的依然是政客,而非農民,這樣的政策只是「化妝」,妝下的面容依然是憔悴的。

2
潘欣榮則以杜贊奇(Prasenjit Duara)的觀點由產銷角度回應廖本全所言,進而分析農再, 也提出「台灣究竟還要農業嗎」讓與會者共同思考,同時,潘欣榮提到保護型掮客與營利型掮客在農村中所扮演的角色,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在兩種截然不同型態的掮客的觀念中,會有不同的解釋,另外,他也提到台灣的國家糧食自給率只有百分之三十點六,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而這些問題都是在農再條例中未被重視的。潘欣榮認為,三農問題的主體在於「農民的生存」,政府的作法卻是利用農民對於生產價值失望的心態,提出社區營造與土地改革等建設方案,台灣農民經常在單一農產品生產過剩的窘境下被迫接受中盤商提出的「賤價收購」,政府並未提出一套有效的產銷策略,農民無法集體討論規劃、分配各自的農產品生產數量,菜蟲的問題也就無法徹底得到解決。

溫仲良由農村的人際網路為討論的起始,並以「農村的生死齟齬(牙齒上下不整齊。比喻彼此不合)」作為主題,先以農村社會中交換經濟與餽贈行為在農村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台灣的農村今日成為「套裝」的經營模式,即農藥行將所有藥噴灑的藥全數搭配好,要農民只要依循相同模式灑藥就能解決問題,卻不能有效提高農民對於農業的認知,若有第三部門在農村中進行知識服務,則台灣的農業生產模式才能有所改善。


【台大農推所博士班學生蔡培慧對反農再的活動過程與主要方向作出說明】


延伸閱讀

潘欣榮/丘延亮:以社會性農民組織為主體的另類出路──杜贊奇的農村分析何以有助於對抗農再條例

廖本全:誰來看守台灣農村?

關於農再條例法案相關問題,可參考:請一起關注【農村再生條例】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