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學生議題新平台 意識報誕生

1 【記者何艾純/台北報導】台大附近出現了「意識報」,當中的內容是將許多人所討論的校園議題,和週邊藝文資訊,像是紀錄片內容的看法串連起來,成為一份可供索取的學生刊物。

社長孫有蓉,就讀台大哲學系三年級,發現台大校園內並沒有可提供讓學生討論校園議題的平台,因此召集朋友於一年前創辦意識報。該報主要的內容,除了探討台大的建教合作資金從哪來?我們需要怎樣的大學等校園議題、政府的教育體制、藝文介紹如紀錄片觀點或畫展之外,還有來自海外僑生談台灣生活的自由投稿創作。

校園內往往充滿著許多問題,但一般學生要不就是不知道這些議題,不然就是漠視這些問題的存在;有些知道問題在哪的學生,卻又缺乏一個可以聚起來討論的地方。該報的主要概念,是為傳達並喚起學生的意識,在透過討論後,創造一個空間,讓大家有個對話的管道。

2
雖然意識報不是台大僅有的學生刊物,孫有蓉說,意識報卻是台大校園內出刊最為頻繁,並且數量最多的報紙。常見的大學報刊注重的是即時性,以資訊和新聞為取向,但意識報卻是偏重於議題與論述,「把問題找出來,讓大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才是意識報的精神。

不過,孫有蓉表示,目前意識報所面臨最大的困境,其實並非來自校方的壓力,反而是經費的短缺的問題。每期發行量高達千份的報紙,單單僅是印刷費用,就是很大的負擔。校方在此並無額外補助,只好靠著拉贊助和廣告來維持營運。

意識報現在的成員,主要是以台大學生為主,包括社長、編輯和記者,約三十多人。採訪方式以版面分配,將各版記者細分為一至二小組,每期小組輪流編採新聞,使每個人都有接觸到外界的機會。

在意識報創辦至今,經歷過立委和總統大選,還有野草莓的學運活動。孫有蓉說,最令人難忘的是,在立委選舉的時候,該報針對小黨競選做了採訪報導。意識報除了訪問第三社會黨,還找到了人民火大聯盟綠黨,並於報導之中將訪問以逐字稿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3 有些看因為看到這些報導後的同學,將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這些小黨,孫有蓉說,因為意識報的報導,影響了身邊的人,「這樣的效果,是非常直接的,也令人非常感動」,甚至有些同學,後來就此加入了意識報的行列。

從開始排版很陽春,到現在意識報所擁有十六面的內容,孫有蓉表示,其實社員們課業忙的時候,這樣定期出刊感到很累,但如果這樣的營運方式,讓大家能夠藉由寫作的過程,透過報紙來形成討論的空間,是很有意義的事。雖然意識報不談論事件的過程,她說,「但問題發生背後的原因,還是需要有人去做持續追蹤和探討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