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國際志工 談東南亞困境

DSC00146c
左起張嘉盈、楊仲青、李怡盈。記者黃惟伶/攝影
【記者黃惟伶/台北報導】曾到東南亞國家服務的大學生,對於東南亞的困境會有什麼看法?到泰北華校服務的張嘉盈以自己服務的村落為例,指出當地困境,她表示,泰北華校資源缺乏,師資供給不足、素質不佳,家長忙於生計且學識有限,無法關注小孩的學習,學生程度不齊又可能因家計中輟,「整個體制是一個惡性循環。」

政治大學從去年十二月一日開始,舉辦了「聚焦東南亞‧國際新視野」的系列活動,第一場講座由緬甸再見家鄉服務隊的楊仲青、台大泰北服務隊的張嘉盈、政大國際志工社長李怡盈分享他們對於東南亞議題的見解,今年分別到緬甸、泰北、印尼華校服務的他們,不約而同的著重於當地華校的教育問題。

張嘉盈說,在泰北服務的村落,當地民眾種植芋頭一天所得只有台幣一百元,低廉的酬勞讓他們難以維持家計,因此華校許多學童的父親就會鋌而走險販毒,這樣的情形相當普遍,而有些父親被警察逮捕後,華校學童的家庭也頓失經濟來源,所以為了家庭生計,學生常翹課或就學中輟。

「不是因為他們不向學,真的是因為他們不能學,若他們為了求學或自己想學習的心,會葬送一整個家。」 張嘉盈說,這些為了家計中輟的學生,他們無法學習、沒有知識水準,所以他們依然無法脫離貧窮,最後可能就會走上他們父親的路,仍然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張嘉盈表示,當地民眾之所以會去販毒,是因為村落裡的就業機會少,但是村落裡還是有一些有錢人,而這些有錢人的共通行業是經營雜貨店,因為村落裡只有一家雜貨店,自然物以稀為貴,所以泰北服務隊的志工們認為「導入微型貸款」是可能的解決方案。經營雜貨店需要資金,而微型貸款能讓當地民眾去經營自己的雜貨店或創辦其他行業,貧富差距可以因此縮減,整體經濟水平成長後,學生就可以較無後顧之憂的讀書。

緬甸再見家鄉服務隊的楊仲青本身是緬甸僑生,他說,「以前上學時,都拿國立編譯館的書,還會有一套佛經,但學校其實沒教佛經,只是如果突然有政府、警察來查時,就趕快把佛經放在桌上。」由於緬甸是獨裁軍事政府,規定除了緬語外不能有其他語言教育,但因為緬甸是佛教國,對於佛教相當崇敬,因此當地華人便以佛經的名義辦學。

楊仲青這次回去服務訪問了許多華校校長,問到這些校長創辦華校的目的,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是為了「傳承中華文化」,然而到底什麼是中華文化?是台灣的文化?還是儒家文化?楊仲青認為,「中華文化,其實各有各的定義。」因此華校所傳承的到底是什麼中華文化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李怡盈表示,同樣身為華人,對於華人會有認同感,到東南亞華校也不斷灌輸他們「中華萬歲」的觀念,然而,當地華人實際身處在的是另一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世界,他們對於族群的認同感是否就是造成紛爭的來源?是李怡盈今年到印尼服務的反思。

楊仲青也說,其實緬甸的華人對於台灣並不陌生,但是很多緬甸華人即使已經在緬甸生活了好幾代,但很多人卻不去了解緬甸這個他們從小生長的地方。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