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蔡靜宜 拍攝) |
最初從事陶瓷相關工作十幾年,之後因為要養病,所以頂了一間畫廊,也自己作畫。本以為從此與陶瓷無緣了,但幾年後中美斷交,陶瓷無法外銷,便從傳統產業轉入休閒行業,張憲楷便決定開一間工作室,提供玩陶、拉坯。
也因為工作室有學校老師前往學習做陶,便被引薦到高雄縣大寮國中擔任社團老師。大約十年前的一天,他依校長之約前往某班級代課,到班上後發現這些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一般的學生不一樣,才知道原來他們是慈暉班的學生。
張憲楷笑憶道,他剛開始就問學生想上什麼,學生們只說絕對不要再上泥條了,因為前面的五個老師都是上泥條。「我問他們一年內怎麼會換這麼多老師,他們就說:『老師都跟我們不和啦!都被我們用土給丟走的!』我聽了嚇個半死。」因為每個老師都認為陶藝須從泥條開始教起,但張憲楷是從商業進入陶瓷創作,所以並未堅持從泥條入手。他發現教室內的手拉坯機器都尚未開封,決定教他們從拉坯開始。
那時流行電影《第六感生死戀》,所以全班邊玩邊唱,還模仿片中男女主角拉坯的畫面,玩得不亦樂乎,整間教室、身上臉上都是泥巴,甚至不想下課。代課結束後,張憲楷到辦公室,校長和主任都在那等著。原來他們剛剛都在旁偷偷觀察著,校長坦承,其實前面的老師不是請假,而是教不下去而離開,剛剛看他和學生相處得這麼好,便請他留任慈暉班。
校長問是否排斥這些學生?張憲楷說:「教陶藝來講,學生是沒有差別的,反而他們還比較放得開去接觸陶土,不覺得土髒。」從此之後,就像玩陶土一樣,被黏住了,一待就是十年。他表示,雖然光靠這份收入不足以維持開銷,但已視為自己的責任了。
(圖/蔡靜宜 拍攝) |
張憲楷的創作類型多元,其中他最喜愛的是手拉坯創作。傳統手拉坯的花瓶創作都是只拉瓶型,或是在上面以圖畫或雕刻裝飾。但他偏向用自然的元素去表現,像《蛻變》這件作品,就是耗費大量時間與心力所創作而成的,「這是第三個,前面的都在過程中壞掉了,」即使成型機率低,「但我要的不是後天人為的東西,而是手拉坯特有的自然紋路去裝扮它。」
《蛻變》在製作之初,先拉出整個花瓶,拉好後先陰乾,在陰乾的過程中繼續拉小型的坯。小型坯必須在半乾的狀態下從瓶口往瓶底壓扁,便形成至少三個圈,「你所看到的每一個圈就是一個手拉坯,總共拉了一百四十多個。」在大坯陰乾後剖一半,分別鋪上小型坯在加以組裝,最後修飾接縫方完成。
回首過往,張憲楷表示最感謝的人,是在他身邊一直支持著他的張太太。「我們雖然投身於藝術工作,但並非大紅大紫的。兼課老師並沒有穩定的退休金等著,而是必須投入更多,除了把時間與空間切割成兩倍使用外,最重要的是背後要有支持的力量。」對他來說,如果沒有張太太與他同心協力爲創作付出,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他。
張憲楷與學生的互動亦師亦友,更多時候像父親看著孩子。他感嘆:「這裡每一個小孩都有他的故事。有的父母雙亡,有的因媽媽改嫁,無人照養。我會鼓勵他們讀書,或想辦法讓他們半工半讀,後來卻發現,他們家庭狀況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我們可以改變他個人(讓他們在課業上發揮所長),卻無法改變他的家庭。」
「有一些邊緣人,真的需要更多人去關愛與照顧。」張憲楷在慈暉班裡看到中輟生們的無力感,期待有一天能爲他們開一間手工創作坊,對外接單,或自己設計作品讓他們創作並銷售,他想,若能有個工作,這些孩子就不容易學壞,也能透過工作肯定自己,邁出自己的人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