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4日 星期一

紅潮激盪 政治性罷工新思維

【汪毓芝導覽】前陣子的倒扁紅潮一度喊出大罷工的口號,使得過去不常出現的「政治性罷工」一詞,頓時被炒得火熱。究竟何謂「政治性罷工」?簡單來說,政治性罷工指的是政治因素導致的罷工行動。在陶在樸的《罷工的政治經濟學》一文中,他將罷工分為「經濟性罷工」、「政策性罷工」與「政治性罷工」三大類別。

「經濟性罷工」指的是勞資利益方面的衝突、爭端;「政策性罷工」主要反映政策與全民福祉之間的矛盾關係,所引發的罷工行動。此外,他將「政治性罷工」定義為公民對執政黨與政府的反抗行為,又稱顏色革命或花朵革命。

目前台灣的法律只保障勞資爭議的「經濟性罷工」,而「政策性罷工」與「政治性罷工」仍處於灰色地帶。苦勞網一篇文章《勞動三法草案 工會「爭議權死體化」》提到,若「新版勞動三法」在立院闖關成功,未來台灣工會運動將侷限在勞資議題上,難以在政策及政治上發揮作用。

回顧早前的百萬倒扁活動,當時倒扁活動也傳出罷工風聲。針對這股「政治性罷工」風潮,勞委會立即發表「雇主於罷工事後可以求償」規勸勞工朋友們不要參加罷工。儘管如此,倒扁總部最終還是採取請假、輪休,短時間離開工作崗位的方式,進行十五到二十分鐘的快閃示威柔性罷工

在這次的倒扁風波中,各界相繼喊出「罷工」的口號,藝人高凌風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凌風認為,靜坐是無法罷免陳水扁,並在靜坐會場呼籲民眾以罷工的行為要求總統陳水扁下台,引起輿論的高度關切。

究竟大家對「政治性罷工」有何意見、想法?在《政治性罷工,可能嗎?》一文中指出,大部份的人都認為罷工會造成經濟損失,所以都抱持反對態度。在《罷工只會讓倒扁破功》一文中也提到,台灣欠缺超越兩黨惡鬥結構的社會組織或政治力量,導致運動決策者和參與群眾的意識形態南轅北轍,在這樣的困境下,「政治性罷工」可說是寸步難行。

如此看來,無怪乎各黨團工商界紛紛表明不支持罷工運動。「勞動人權協會」一度曾被人謠傳有意發動罷工),隨後急忙跳出來澄清並無此事

話雖如此,但在《探討罷工的總體政治經濟學》文中,筆者認為「政治性罷工」並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樣破壞經濟,若是處理得宜甚至可以促進整體經濟發展,算是對政治性罷工行為的肯定。

在中時電子報刊載的《沒有階級政綱,罷工必敗》文章中筆者認為,若想要勞動階級加入倒扁,應該改變策略,採取與勞工本身政策相關的政策性罷工比較有可能成功。

如今大罷工的呼聲已悄然退去,但人民究竟能不能為了爭取政治與政策的主導權而發動罷工,仍是有待商榷的議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