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 星期五

守護大自然 活出「樂活」精神

Getattachment 【黃玉蓉報導】自然環境健康,人才會健康!「樂活」不應只是口號,在追求「樂活」前,現代人必須深入了解大自然,身體力行地守護生態環境,認真感受自然環境的原始氣息,才能活出樂活的精神,成為真正的「樂活」達人。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十四日在金石堂的汀洲講堂舉辦「國家生態電影節─有影秀台灣」系列座談會,主題為「與自然融合─你也可以是生態樂活達人」。主辦單位邀請到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與台灣作家施寄青,和與會者分享各自的「樂活」經驗。

「現在的生活不健康,人們又不斷地破壞環境,因此才強調樂活的重要性」,李偉文說,「樂活」這個概念從國外傳入台灣,意指持續性健康的生活型態,倡導人們關心環境、愛家人、愛自己。「樂活」就是快樂生活,現代人趨向於追求簡單的生活,愈貼近簡單生活愈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感。

他表示,人們在做消費決策時,應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而「樂活」主要是透過世界各國的消費力量來推廣、提倡,鼓勵消費者以較高的價位購買對自然資源有利、無害的產品。在購買、使用任何產品前都必須考量生產來源、過程是否會對環境有害,「花多點錢買可以謹慎使用的東西是值得的,能節省消耗的資源」。

此外,施寄青在會上也暢談了她的「樂活」經驗。她透露,她在苗栗縣南庄鄉象山擁有一塊山林地,至今已在那兒住了七年。當初那裡原是堆放煤礦碳渣、寸草不生的山地,她與友人見狀後決定合資買樹進行復育,種植紅檜、樟樹、台灣油杉等,把淺根性的竹林砍掉,好讓原生樹種生長出來。

經過兩人長期悉心打理後,豐富的林相果真孕育了許多動物,包括山羌、穿山甲等,「千元鈔票上的帝雉在我們家可是滿天飛翔呢」她得意的說,不等別人提倡樂活,自己就開始身體力行。

「台灣的山林相豐富,型態更是千姿百態」施寄青說,自己的山林生活經驗要落實到法規上,拓展到平地,需要政府及民眾的同心協力,而民眾自覺是主要的動力。「透過教育是唯一的途徑」,她舉例,正如日本政府花了五十年教育合掌村的居民,維持當地的溪流清澈乾淨,讓鱒魚在水裡游來游去。

施寄青說,現代人追求樂活,嚮往大自然,很多人紛紛往山區開拓、遊憩及居住。不過,她強調,只有願意為生態付出的人才可以住在山上,一些人在山上唱卡拉OK,干擾動植物生活安寧,這些都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在座談會上,兩人皆認為台灣地處亞熱帶,雨水多,一塊地可以自然地變成森林,在山上鋪設草皮是不對的行為。「若硬要種草就必須噴灑化學藥劑抑制草的生長,變相破壞環境」,李偉文說,「破壞大自然的人都是愛好大自然的人」,一般人對大自然了解不深,將可能造成無心之過,引發許多後遺症,因此,樂活族必須先了解大自然,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真正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