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巽賢/台北報導】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聽聽田野裡的蟲鳴,或是大口呼吸新土伴隨著青草味的空氣呢?淡水社區大學的「永續農耕」課程不但讓你體驗這些都市裡享受不到的樂趣,更讓每位學員親自下田,依循傳統農人的智慧,順應四季調整耕作方式,達到天人合一。
走進位於淡水鎮埤島里的上課地點「埤島農場」,彷彿是繁忙的台北市外的一塊世外桃源。過去只能在疾馳於國道的遊覽車上遠遠欣賞的農家景觀便近在眼前,一個個頭戴斗笠,腳穿雨鞋的學員,在田裡彎腰施肥除草,揮灑著汗水,看見同學來了便大聲吆喝著打招呼,此情此景,頗令人有置身於嘉南平原之感。
佔地約四十公畝的埤島農場(1200坪),是淡水社大專門租來給這門「永續農耕」上課用的地,和別的社大有機農耕相關課程不一樣的是,每個學員都有自己專屬的一畦田(約10坪大小)可以經營,你可以選擇用和別人不一樣的方式搭自己的瓜棚,也可以栽種你想嘗試的任何物種,有的學生甚至種植多達二百種作物在他的農地裡。而學生的農地後面,其實別有洞天,不但有老師自己栽種佈置的果樹,以及園藝景觀,還有一片荷塘、一個佈滿水芙蓉的魚池,以及養了數隻綠頭鴨和番鴨的小池子。
除了這樣優美的上課環境,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豐富的課程內容,從介紹淡水環境與蔬菜的選擇關係、防風林的設計與實驗、田間排水溝規劃、土壤肥料及堆肥製作、瓜架的搭設,到瓜類、豆類的栽種、空心菜、莧菜、地瓜葉如何栽培等等,老師都會一一指導,同時也會告訴學生現在適合種植些什麼作物,以傳達「永續農耕」這門課最重要的「順應天時」的觀念。像穀雨過後的四月底到五月初,由於適合種植玉米,就會看見埤島農場的田裡出現了不少青翠欲滴的玉米樹。
老師何金富是個粗獷又海派的人,他不喜歡「老師」這個稱呼,而希望大家能以何大哥相稱。看他黝黑的皮膚,活脫脫是個田野裡長大的農家子弟,但農耕生活其實是他長大後才有能力實現的夢想。「我沒那麼偉大,只不過現在能做從小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罷了。」何金富說,比起老師或是環保人士,說他是工友還比較相稱,在這個農場裡,挑糞、洗廁所,他什麼都得做。
曾經經營一間廠房的何金富,卅八歲擁有了一點積蓄便退休,開始投入農耕,剛開始只是玩票性質的隨意試種,後來種出了心得卻成了大家眼中的「專家」,甚至被大陸邀請到四川做示範農場,以供當地賑災之用。「其實我現在教學生的,一百年前的農夫都會。」何金富說,你如果看完中國農業大全上下冊,就會發現以前的農人是多麼有智慧。
「來這算是贖罪吧!」從事土木工程的學生林育生半開玩笑的說,自己的工作往往就是破壞土地的元兇,鋼筋插下去、水泥灌下去,一間間商業大樓就這樣蓋起來了,而自從上了這這堂課才體認到農力以及農地保有的重要,「畢竟如果糧食都仰賴外國進口,不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命脈交到別人手上了嗎?」
而從前是華航座艙長的學生趙爾亮,則是有計畫的規劃自己不斷學習,農耕便是他學習的其中一步。「黃金利用不好也是垃圾,垃圾利用得好就變成了黃金」,趙爾亮說,除了像是利用絲瓜插接種植苦瓜這樣的農耕技術,在這學到最多的是土地改良的觀念。以淡水的河口地形來說,大部分的土地都經過河水不斷的沖刷而使養份流失,變得貧瘠,但是只要簡單的施以別人視為廢物的牛糞,不用使用化學的堆肥就可以使地力恢復到一定的程度。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田,只是看你怎麼去找到它。」以前是民生報消費線記者的學生朱道興說,透過幾位荒野保護協會的朋友介紹,他終於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心中的那塊田了。
延伸閱讀
淡水社大永續農耕課程大綱
人生雜誌電子報—何金富 種出無得失心的人生
榖東俱樂部‧青松米—插秧後第22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