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思晨/台北報導】職業樂手從過去曾經是高報酬的職業,而現在除非有名氣,否則職業樂手是低報酬、高風險的職業,在眼鏡店裡隨著音樂節奏打著節拍的高秉宏經歷了這種樂手生態的過渡期,他把人生中最精華的時期都給了音樂、給了爵士鼓,然而基於現實面考量,卻不得不轉行來賣眼鏡。
「當時同年紀的人一個月賺八千到九千,但我可以賺四萬到五萬。」那時候高秉宏才十八歲,在地下舞廳、夜店還有酒家表演,光小費一個月就可以拿五萬,比正薪還高。「那時候經濟很好,客人來酒店沒有花個十萬、十五萬可是台不起頭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喜宴、造勢或紅包場的案子可以接,當職業樂手可是又帥氣又好賺。
在那些場子表演,客人點什麼歌就表演什麼歌,要是不會客人點的歌,兩、三次之後就會被老闆開除了,高秉宏說「都是很芭樂的音樂,聽久了很想死,沒有愉悅的感覺,完全是為了賺錢。」
直到他在雙城街上的田莊酒吧遇上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才開始認識更多的曲風,與外國人切磋鼓技,學習爵士樂。「那時候是為了理想才呆在酒吧,台灣樂手比較沒有自己的風格,跟外國人學了很多。當時酒吧算是高級的表演場地,但是待遇真的不高。」在酒吧表演了兩年半,因為現實金錢考量,高秉宏還是回到了過去表演的地方。
然而那時候電子鍵盤已經開始普及,用鍵盤就可以做出鼓的節奏,很多店家不願意在花大錢養一個鼓手,於是鼓手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從原本穩定又高報酬的工作,變成不穩定的工作。這時候的經濟也沒有以前好,夜店很容易倒閉,高秉宏曾經有一次千里迢迢從日本大阪搬了一套鼓回台灣,連一次都還沒打到,就被倒閉的夜店捲走。
在友人的介紹下,高秉宏開始白天在眼鏡店上班,晚上繼續當鼓手兼差,「這時候當樂手真的很現實啦,沒有名氣的話就很危險。」職業樂手意氣風發的時代已經不在,老闆寧願從校園找廉價的學生樂團來演奏,而這些學生樂團也甘願為了演出機會而壓低價錢甚至無酬演出。高秉宏感嘆的說,現在職業樂手已經是低報酬、高風險的工作了。轉行全職賣眼鏡的他想起過去當職業鼓手的日子仍然覺得並不後悔,只能用精采兩個字來形容。
延伸閱讀
Taipei Times介紹 Farmhouse
Farmhouse Blog
黃瑞豐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