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9日 星期三

客家劇場 用論壇與觀眾對話

【記者李晉仰/生命力報導】「我們只是想用不同的肢體方式來呈現客家文化所面臨到的問題」客家劇團團長林怡君說。民國八十八年三月,當時台北民政局開辦一系列客家文化相關課程,其中的「客家劇場班」就是「客家劇團」的前身。當時的劇場班吸引了工商、教育、服務等不同職業的客家與閩南人的加入,經過差事劇團四個月的戲劇訓練,參加了台北市第四屆客家文化節「滾動原鄉 ~ 串連啊!捱等介命水」與台北市義民祭典活動「新義旗之歌」的大傀儡戲演出後,獲得觀眾肯定,因而在八十八年底,成立「客家劇團」。團長林怡君說,大家有相同的共識,一起為客家問題努力,這大概是當初劇團成立的最大的動力吧。

除了自身的經驗外,客家劇團也不斷的藉由「認識客家」的相關課程,來學習客家的語言、文學、歷史、婦女等議題,藉由彼此團員的討論,讓肢體的表現與劇本內容能夠更豐富,也更多元化。客家劇團團員周馥儀說,雖然本身是台中閩南人,但是對於客家議題一直很關注,直到九二一地震後,中部客家村落面臨到嚴重問題,從而加入當時在石岡舉辦的「客家後生種籽營隊」,間接認識了南下中部演出「地震的記憶」的客家劇團,就此結下不解之緣。另一團員黃永達也說,自己身為花蓮的客家人,投入客家的文化工作也有十年,對於客家的種種議題很想用肢體、戲劇的方式呈現出來,才會加入客家劇場,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感覺演出來。

無論是客家人,還是閩南人,在客家劇團的激盪討論下,呈現了不同的觀點與思考空間,只是,一個以客家方言與議題為主的劇團,對於閩南團員而言,仍有其侷限在。客家劇團團員周馥儀說,身為一個閩南人,除了語言上的溝通的問題外,對於如何去融入客家議題,甚至感同身受,才是最困難的地方。不過,她也笑著說,就像閩南人不太瞭解客家文化一樣,客家人也同樣不太熟悉閩南人的觀點看法,藉由彼此交流解釋,反而更能激發出一些不易察覺到的問題。劇團團長林怡君也說,衝突不一定不好,有時它更能延伸出反省與討論,而這就是劇團所需要的。

在一連串的討論與訓練後,劇團的二十多位團員利用上班上課之餘一手包辦了舞台佈景、道具、服裝,排練等所有工作,於去年三月推出「請問麼个哥?請問麼个妹?」的戲碼,分別在台北客家文化會館、大直婦女服務中心、台灣大學校本部與新竹北埔慈天宮廣場等地舉行免費的巡迴演出,來呈現客家原鄉情懷、客語承傳、客家婦女與客家文化消費商品等問題。客家劇團團員黃永達感慨地說:「在戲裡演的阿松柏,其實就是我自己,身為花蓮的客家人,在工作生活的壓力下,不得不離鄉背井到台北打拼,但對故鄉的父母、土地、親友卻有一種不捨,這樣的故事我看得太多了」。劇團團長林怡君也說:「雖然本身是楊梅的客家人,但我常說我的客家話是撿來的,因為除了在家中和在劇團外,很少有表達的環境與空間,這樣的問題所反映的不只是文化承傳的斷層,也是客家族群認同的問題」。

除了團員自身演出外,客家劇團也利用巴西劇場工作者Augusto Boal所創立的「論壇劇場」的方式,讓觀眾變成導演,主導劇情的發展,進而思考問題背後的意義。客家劇團團長林怡君說,藉由論壇劇場的形式,拋出問題給觀眾,讓他們去思考問題,而不再是看完戲就走人。劇團團員周馥儀也說,在巡迴演出中,還有觀眾跳上來取代原有的演員,結果劇情就照觀眾的行動來決定,全部的演員也都全力配合,這才是真正的互動。只不過這樣的論壇的效果在台北和在新竹似乎有所差別,劇團團員周馥儀表示,台北的客家議題所呈現的是台北的觀點,不能完全適用於新竹傳統的客家村落,所以才會有所的落差。但無論如何,比起國外,台灣的論壇空間和風氣還不足,劇團團長林怡君無奈地說,只能在現有的環境中,在慢慢探索適合台灣論壇的方式。

由於缺乏經費的補助,從去年巡迴演出結束,客家劇團的訓練課程就暫時告一段落,除了少數團員繼續在台北市客家文化會館接受另外的課程訓練外,大部分的團員因為私人的事務繁忙,而宣告中斷。客家劇團團長林怡君說,劇團的暫時停滯只是在為復出作準備,針對目前劇團所遇到的議題與表演方式的瓶頸,冷卻下來進一步思考與反省,這樣的劇團才能長久。劇團團員周馥儀也說,劇團走到這裡完全是靠大家的毅力與熱誠,不可能說放棄就放棄,在這段空閒時間,大家還是會用E-mail互相聯絡,有時相約一起去看其他劇場的演出,從中學習,當作是再出發的準備。

「在劇團待到現在,最大的收穫除了學習的樂趣外,大概就是對自己想做的事會有所堅持,並努力完成」客家劇團團長林怡君說。她表示,雖然自己是學理工出身的,卻對客家議題與戲劇呈現有所興趣,在經過閱讀相關書籍與課程訓練後,將兩者作結合,所以客家劇團算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客家劇團成立至今,已快滿三年了,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全靠彼此的互相幫助而走過來,雖然缺乏補助經費,如今停滯,但東山再起的念頭,卻從未消失過。劇團團長林怡君說,除了希望將來能不用靠政府補助為生,可以自給自足外,客家劇團也準備將「認識客家」的研習課程,集結成書,讓民眾能從不同的面貌與方向去瞭解客家事務,為客家文化扎根。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