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23日 星期四

土地倫理發展協會 拉近人地距離

【記者葉亭均/生命力報導】「台灣土地最大、最核心的問題,在於人們疏離土地,沒有土地文化。」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的秘書長陳健一說。因此,一群對於這個問題有相同認知的環保推動者,成立了「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希望能播下「土地倫理」的思想種子。「我們希望帶大家看自然環境之外,還能深深思考人在自然環境中的主體性,拉近人和土地的距離。」

「會用「土地倫理」這四個字,概念來自於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他提示了具保育意含的「土地倫理」,是一種自生態哲學延伸下來的「生態中心」概念。陳健一指出,我們需要了解深層背後的脈動問題,才能看清許多問題的本質,包括環境保護和經濟開發的衝突、甚至是國家認同的問題。因為無法看清原有的樣子,以致於讓眼光侷限在短期利益。化約成簡單的意義來說,就是「人和土地」的關係鬆了。而關係,就是所謂的「倫理」。

民國八十一年,參與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自然生態解說員、以及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的義工陳健一﹑陳世一跳脫原有的團體,成立「參與者土地關懷工作室」,開始進行九份田野採集。陳健一說,他們每個月到九份一次,一開始跟人談,了解風土人物,慢慢的,開始跟「土地」有了連結。

民國八十五年,參與者土地關懷工作室成立了「淡水河系觀察小組」,進行淡水河域空間的長期觀察與探索。陳健一說,他們關注的焦點,在於生態環境背後的意義。譬如,保育類植物水筆仔,大家只知道不能砍,但是,水筆仔不是只在台灣淡水河口才有,重要性在於它是地球上分布最北端、且最大量的水筆仔群體,是一種珍貴的表現型態。然而,水筆仔是會「造陸」的,造成泥沙淤積,河流面積因此縮小,但大家仍不清楚嚴重性,覺得只要是水筆仔,就不能砍,對淡水河的生態影響很大,這就是一種保育思考上的迷思。

在一個一個田野觀察小組接連形成之後,「人與自然」課程展開,開始陸續舉辦「導覽淡水河」、「自然觀察」、「導覽陽明山」、「海洋台灣」、「自然步道」、「認識台北盆地」等系列活動。陳健一說,他們就像思想的種子,希望把大家的世界觀打開,強調用對話的方式,讓民眾到現場主動參與吸收知識,而這知識,還要帶有思考的主體性。

民國八十九年,參與者土地關懷工作室正式申請立案成立,改為「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他們將台灣土地空間區分出三大課題,分別是海洋、高山、河川;進行實地觀察,想藉由觀察人和土地之間的互動,釐清台灣人和土地間的深沈關係。

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理事馬曉春說:「和其他保育團體比較起來,我們的定位是屬於注重思考深度、知識探討,除了感受環境之外,更要深入探討環境與人的深層意義。」

目前整個協會的會員共有四十多人,而核心工作團隊約有十一、二人,成員多來自教師、以及自由文化工作者,他們都是義務來幫忙的。馬曉春說,現在整個組織形成三個小組,分別是帶領兒童認識大地的「石頭湯戶外教學中心」、針對一般社會大眾舉辦戶外自然環境觀察的「大地活動組」、以及推行自然農法的「有機農業組」。藉由舉辦更規律的活動,並透過網站,出版物和大眾作溝通,來增加影響力,推行「土地倫理」的理念。

「大地就像一本書,我們的團員太過於沉醉在翻書時的自我建構樂趣中,以致於無法放很大的心力在實踐的部份上。」陳健一指出目前整個協會的發展困境,在於還不能很有效率的將理念用活動的方式傳達給大眾。陳健一說,他們並不想擴大整個組織,只希望透過和大眾對話的平台,例如網站和刊物,形成高度反省的文化,檢討土地資源利用被嚴重扭曲的現象,並且探討人和土地的深層關係,讓環保運動的背後,能有具整體結構性的深層環境哲學,發揮長期的影響。


延伸閱讀

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