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31日 星期三

台灣神學院 關懷新社災區居民

【生命力記者/陳莉嫻報導】台灣神學院在震災發生不久後,便全力投入救災工作,而在那個時候成立的服務隊,便一直為災區的民眾服務到現在,在災變剛發生之時,服務隊主要是在東勢服務,一直到今年二月石岡關懷站成立後,台灣神學院便與其合作,以台中縣的新社地區作為主要的服務地方。

台灣神學院災區服務隊主要分為三個項目,分別是訪視組、兒童組與青少年組。訪視組主要是在災區的各角落尋訪,發現需要幫助的民眾回報給關懷站知道,並在新社尋求當地的資源做最快的協助,台灣神學院服務隊的公關郭嘉慧說,在新社這個地方其實居民不多,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因此他們在訪視的過程當中,算是做一個橋樑的工作,並幫他們找到最直接的機構與資源快速協助這些居民。

兒童組主要是給予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小朋友一點幫助,例如剛在五月底兒童組的成員在石岡活動中心帶一群小朋友,這些小朋友都是比較特殊的,像是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或是在學習上比較有困難的兒童。兒童組的成員馮同強說,在震災發生過後,小朋友是非常害怕恐懼的,他們主要是希望透過帶領小朋友做活動與遊戲,來疏導他們的情緒及給他們幫助。

而青少年組主要是與新社這個地區的青少年做互動,前一陣子剛落幕的青少年籃球比賽成效就非常的好,青少年組的服務員莊信仁表示,他們在跟這些青少年做活動之時,剛開始這些青少年們多少都會有點敞不開心胸,但是在經過一陣子的相處過後,彼此便漸漸有了默契,莊信仁也說,在五月他們這一梯次的服務隊就要交接了,在剛剛跟這些青少年們熟悉點就要離開,心中其實是覺得可惜與不捨的,但是下一梯次的服務隊也一定會盡力的幫忙這些需要幫助的居民。

目前已從台灣神學院畢業在石岡關懷站擔任社工員的鍾佳玲表示,事實上,目前新社這個地區因為震災所受害的居民,最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固定的住所,雖然現在在新社國中旁,有搭建好的組合屋供這些暫時沒有棲身之所的居民居住,或是居民住在自己臨時搭建的屋子與貨櫃屋,但是住在這種地方的居民其實很多都是單親家庭、獨居老人及沒有工作的人還有孩童,很多居民在精神方面是有疾病,她們擔心這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這個地方其實是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果這些居民有了固定的住所,再加上中國醫藥學院及新社衛生所所提供的門診服務,相信這些民眾會過的比現在更好。

鍾佳玲也說,其實這些災區的居民是很想走出來的,他們也不希望外界的人再稱他們為「災民」,因為這個標籤會讓他們更難過,他們一直在努力希望能讓自己的家園恢復地震前的生活,甚至是比之前更好,叫他們災民只是提醒了他們的傷痛,因此給予他們實際上的協助是比較有益的。

聯絡方式
石岡關懷站:04-572-4170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