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李文淑與她的孩子》傳遞愛的力量

【記者賴安娣/台北報導】紀錄片《李文淑與她的孩子》講述一位退休老師在社區中成立了青少年圖書館,這是一處免費讓孩子自由讀書、遊戲以及寫書法的地方。李老師每天不厭其煩的照顧社區兒童,付出生命中全部的愛和關懷,並且展露著其可敬的尊嚴和態度。

「李老師五十三歲便提早從民生國中退休,為什麼她要提早退休?因為她看不慣學校老師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她決定把所有的退休金拿來成立一個完全免費的中華兒童少年服務社。」紀錄片導演吳乙峰說,他是全景映像工作室的創始人,現為全景傳播基金會資深製作人。

中華兒童少年服務社位於台北縣新店市三民路的一個小巷子裡面,是由李文淑老師在西元一九七五年所創辦的,當時課輔班並不普遍,一般家庭也無力讓小孩參加,因此產生很多鑰匙兒童。李老師有鑑於此,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地方,讓小學中年級以上的學生能夠在放學後有個地方可以去,鑰匙兒童就不會因為在外遊蕩而變壞或遭到任何危險。

吳乙峰說,拍片的時候,在服務社中看到某些孩子家境算不錯,就問李文淑要不要跟家長收點錢,但她只講了一句話就讓他閉上嘴巴,不再提這件事了。她說:「我跟你講,如果我收錢的話,那我就照顧不到那些家境貧困、需要人愛的孩子了。」經過她這一席話,吳乙峰更覺得教育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我從小也是在打罵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碰到一個這樣有耐心的李老師,真的是沒有話講。我看到再皮的孩子,遇到李老師都沒輒。」他說,有一個孩子毛筆字寫得歪七扭八,但李文淑永遠批改為甲上,不然至少也有甲,她只會說:「這一筆勾得好漂亮喔!」他曾經私底下跟她講說,但這字寫得真的不漂亮,她卻回說:「你不懂,這樣鼓勵半年,他就能寫得很好了。」這是真的,因為她永遠給孩子機會,果不其然,孩子受到鼓勵後,都有顯著的進步。

吳乙峰又說,人做事情到一個地步後,內心會整個空掉,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說到拍攝這部片的困難,他說:「拍這部片的時候,老師的兒子黃河清因病過世,我第一次有不想再拍紀錄片的念頭,非常深刻,後製的時候連片都不想剪了,因為我看到每捲毛帶裡,都有他的影子。」

直到後來吳乙峰回去看她,拍攝最後一幕,李文淑教孩子念童詩,他說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做力量和愛,她唯一的孩子離開了人世,卻還有那麼多的愛去照顧別的小孩。「本來這部片,我是想要拍攝她對孩子教育的理念堅持,但我看到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對兒子的愛,後來我只花兩天就剪完了。這部片一直影響我到現在,我會變成基督徒應該是跟她很有關係。我面對了很多生命的狀態,重新看到了整個世界,我覺得她給我很多力量。」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