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綠的海平線》留存歷史記憶

【記者賴安娣/台北報導】「新生一號出口影展」於台北市倉庫藝文空間播映了紀錄片《綠的海平線》。片中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隊募集了八千多名台灣少年工,前往日本海軍工廠生產軍用飛機;也紀錄著他們在動盪時代中離鄉背井,只求生存的無奈以及被時代改變的命運。映後座談會邀請到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生曾巧雲,因其祖父曾為台灣少年工。此部紀錄片導演為郭亮吟,拍攝歷時四年,於二○○六年完成,透過大量史料、影片檔案,以及數十位當事人的第一手訪談,重現被人遺忘超過半世紀的歷史。

「我在碩士班的時候處理的是皇民文學,起初會去看這部紀錄片時,是抱著其描述的時代背景與我所學相關的想法,看了之後才發現是阿公跟我講過的故事。」


她說,學生時期在學校學的歷史通常是著重在中國的史觀,但回到家聽祖父提起的卻是他處在日本時代的歷史。兩者的截然不同,反倒讓她覺得所謂的歷史離自身並不遙遠。「我發覺原來我也見證了歷史。透過這部片,發現我阿公也是歷史中的人物,只是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中被遺忘了,我覺得這是我和這部片很奇妙的緣分。」

「小時候我聽阿公講過,他年輕時被人騙上船,說可以到日本唸書,沒想到卻是到日本做工。」她在做日治時期的研究時,因為祖父生病要掛號,才知道他是西元一九二八年出生的。「我以為他是出生在日治末期,並沒有接受過什麼日治的教育。後來看完這部紀錄片,才發覺自己真的不了解阿公,我沒有想到這背後是少年工的一段故事,我覺得很慚愧。」

02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生曾巧雲,於座談會中分享心得。
曾巧雲還說,小時候曾對祖父有日本小名感到很奇怪,可是並沒有想到這是因為走過了特別的時代。她說:「因為我們這個世代沒有對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紀錄片中,這群走過日治時期的少年工,在戰後又經歷了白色恐怖和二二八事件,使得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歷史中是沉默的。」

她認為在那個很艱困的年代,時代給他們的限制很多,他們能做的選擇是那麼的少,但他們每個人都嘗試去尋找不同的出路,這當中遇到很多困難,他們都克服並努力存活下來。因為這部紀錄片,她才發覺自己對於祖父走過的時代並不清楚。「小時候聽歸聽,但都沒有試著去了解當時發生的事,思考人們是怎麼生活的。我自己在這部紀錄片中發現的就是,每個人都經歷過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故事,這些都能讓我們看到每段歷史,讓時代變得更立體、更豐富。」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