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又瑄/台北報導】台北縣政府委託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所辦理的慈佑洗衣工坊至今已成立近九年,幫助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使他們在進入職場之前,無論是情緒方面以及技術方面都能夠做好準備。
配合政府幫助就業輔導及培訓的政策,一般人在職業輔導評量後進入慈佑洗衣工坊成為普通員工,而身心障礙的人士則成為庇護員工,在職前訓練及摺疊區實習過後,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專長即能力分配崗位,改變他們無法適應社會或是無法被接受的行為。
其中庇護員工小豬(化名)是在臨界點上的智能加精神障礙者,情緒容易被引爆,會因為一時被擋到路就想出手打人,或是當情緒無法控制時突然跑走或踹東西,因此計程車的工作也不太順利,直到當兵體檢時才被發現。進入庇護工廠後的他初期時常反抗,社工人員任他去廁所發洩完後,告訴他若是常常這樣情緒失控會被開除,他因為擔心失業而不斷的修正,現在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溫組長說:「小豬剛開始會躲在角落,我就會去找他聊天,他會一副想揍我的樣子,但現在下班之後他都會打電話找我談心。」
小陳(化名)有癲癇的症狀,常常不定時的「斷電」,溫組長說,當時因為縣府的就業專案,所得到職業輔導評量的小陳為正常普通員工,但在面試的時候他突然停止動作,毫無任何反應,幾經了解才知道可能是因為對週遭環境的不安全感、焦慮或緊張才有斷電的情況發生,在不停的安慰、鼓勵,將令他不安的事務革除,斷電次數才逐漸減少。
「其實跟他們相處久了就像朋友一樣,他們很像小朋友,脾氣鬧完就忘了。」溫組長說,自從畢業當完兵後他就在庇護工廠工作,從信義區閉館又到五股工業區落成,他覺得在這樣單純的環境下工作,比較少看到人性的黑暗面,煩惱也比較小。
同時溫組長也表示,現今職場上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接受他們,認為他們不受控制或是需要加倍的耐心,但雖然是身心障礙者,他們也有很多可令人學習的地方,像是認不同車種等,「其實他們就跟一般人一樣,他們需要的不是同情,是認同。」
0 意見:
張貼留言